网络成瘾现状与干预之网瘾的流行病学

讲师风采
孔庆梅
北京大学门诊部主任、安康(公益)网络、安康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
讲师简介:
孔庆梅,东方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组成员。现任北京大学门诊部主任、安康(公益)网络、安康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主要专长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和咨询。
视频简介: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网瘾”人群包括青少年和成人,青少年比例高达八成。不过,蒙华庆认为,七成青少年并不是真正上网成瘾。“青少年往往会在得不到认可、找不到自信、得不到关怀的情况下自卑,而上网游戏,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出口。他们并未真正成瘾。”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前面介绍了一下网络成瘾的类型,然后下面我们会讲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就是这个病的领域,在我们人群中发生的比例到底是多少。这是有一个一般性的一个数据,网络成瘾在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少年中它的发病率大概1.6%到12%,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宽。因为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标准,所以比例是有差别的。一会儿我们会介绍一些国内的,有一个权威的资料。然后成瘾的特点是什么?人群特点是什么?成瘾者以男性居多,而且网民呈低龄化的趋势,主要是学生比较多。还有一个就是你受到良好教育的高薪阶层,现在也越来越发现他们也容易网络成瘾。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就是我们国内叫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它进行的一些调查。这个协会是由国家民政部审核登记的国家一级社团,是由从事互联网工作或者青年少工作,或者其他相关工作的组织和优秀个人自愿联合结成的一个全国性社团组织。它上级主管是共青团中央,在团中央的领导下开展各种工作。 这个协会是于2005年、2007年、2009年前后三次开展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这三次研究都有相似的研究目的,都是用问卷调查了解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掌握在地区、年龄、职业和性别分布上的一些特点,然后了解他的上网目的啊,他的类型啊等等。然后还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调查结果进行剖析,进行讨论,然后实际上是对国家的干预给一些建议。调查范围是6到29岁的青少年,主要的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有的是通过网上的问卷,有的是在地面上的一些调查。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性的调查,所以它进行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带30个省会城市进行了调查,这是它调查的一些方法。然后它有一些指标体系,比方说它的核心指标你是不是网瘾,另外参考指标是你的程度怎么样,另外一个是倾向,你是不是有网瘾倾向,还有其他的一些指标,这些指标我就不跟大家逐一介绍,我们更主要的是看它的结果。 这是2009年,就是两年前,现在可能又开始进行了。2009年的调查结果,很多数据还是触目惊心的。就是网民的整体规模由2005年的1.03亿,增加到目前的3.84亿,就是我们总体能够上网的人,这人群是很高的。我想这是跟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那比例呢,网瘾的比例。大家可以看,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4%,那就是说青少年中网民中有14%是网瘾的青少年。这一个比例和2005年,就是四年前倒是基本持平。但是规模上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人群在增加,我国青少年网瘾的人数是三千多,但是我们说虽然比例差不多,但是人数在增加以后,人数总数增加了近两倍。有时候我们不能看比例,还要看人数增加了近两倍,原来是一千多万,现在有三千多万,那多出的两千多万,他们对个人以及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所以就是网瘾的,尤其在青少年,它的人数是在增加的。原来网民是少,现在网民多了,网瘾的人数也增多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