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务秘书之专业素养(十八)

讲师风采
谭一平
著名职场问题作家
讲师简介:
谭一平,著名职场问题作家、学者。
视频简介:
中国秘书有其特殊性,欧美的秘书一般是一对一的,一个秘书只为一个老板服务,而中国的秘书是一个集体秘书制度,是一个综合部门,所以会面临多重指挥,常常就会产生各种冲突,这需要秘书有丰富的经验和平衡感。这段事情案例:两个上司同时交办工作——保证最佳效率,讲述了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一定要诚实,同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简介:知名职业培训专家,职业教育的学者,主要从事文秘行政推销员、新员工教育和自我创业等领导的研究和培训,被誉为中国"职业秘书"培训第一人。先后为联想、华为、中国移动、中科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高级秘书培训,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开设专题讲座,著有《一个外企女秘书的日记》、《职道》、《中式推销》、《我是职业秘书》和《我是职业推销员》等。 其中《一个外企女秘书的日记》在新浪读书频道创两千万点击量的纪录,被《秘书》等权威学术杂志连载,并被知名企业选作员工内训教材。 谭一平:中国的秘书有中国秘书的特殊性,比如说欧洲人的秘书,她一般地来讲是一对一的,也就是说,一个秘书只为一个老板服务,当然有的老板可能有几个秘书,但是一个秘书只为一个上司服务,所以她一般的来讲,她的指挥系统比较清楚,我听谁的,我不听谁的,或者我主要听从谁的,这个很清楚。所以相对中国的秘书来讲,在欧美的秘书工作相对简单,她的指挥系统很清楚,她不会夹在几个上司之间。 但是中国的秘书很为难,因为中国的秘书实际上是集体的秘书制度,就是说一个综合部门,比如说总裁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在一个部门里面有很多秘书,但是这些很多秘书她又负责很多的上司,比如说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或者董事长,就等于说尽管有一定的分工,但是不像欧美的秘书那样,分工很明确,就是说中国的秘书,她面临多重指挥,如果这些上司的指令是一致的,或者时间上不冲突,或者意思上不冲突,还好,但问题是这几个老总们的指令,可能下来以后,张三可能让你这么做,李四让你这么做,王五有可能让你这么做,不仅如此,而且他们可能同时厦大,在这一个时间段内,你可能同时执行三个,四个上司的指令,这就让秘书很为难,所以对中国的秘书,在经验、悟性和平衡感方面,你一定要比欧美的艺术强,我们现在来看这么一个案例。 (案例) 小雅:珍妮,珍妮,投资部送给孙经理的急件。 珍妮:我看看,这谁写的呀,连基本语法都用错了,简直一塌糊涂,好吧,你先放在这里,我稍微修改一下,再给孙经理送出过去。 小雅:行,行,你抓紧点哈,这可是急件。 珍妮:孙经理,这是投资部刚送来的急件。 孙奇:嗯。珍妮,这份材料,你加工处理过了是吧。 珍妮:是的,我只是对其中的文字稍微润色了一下。 孙奇:润色了一下,珍妮,你应该知道,我要这份材料的目的,我想了解宏星公司目前的资产状况,但是我更想了解他们目前管理层的状况,他们有多少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如何,知识结构如何,管理、开发、销售、各占什么比例,他们对我们将要进行的控股投资的态度如何,我要的是他们目前实实在在的真实情况,而不是这几个干巴巴的数字跟几条标准口号,你知道吗? 珍妮:孙经理,我。 孙奇:珍妮,来,把手放在我脖子上。来,来,来,放这,用力,再用力,你掐死我算了。珍妮我是经理,你是秘书,所以我希望你做我的眼睛,做我的耳朵,甚至做我的手和脚,但是我不希望你来做我的大脑,哪些材料有用,哪些材料没用,由我自己的大脑来判断,所以把我的大脑留给我好吗? 珍妮:孙经理,我。 孙奇:好了,好了,是不是投资部把材料给你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也可能主要责任不在你,这样,你去把李经理请过来,我要跟他当面协商一下。 珍妮:是,孙经理。 孙奇:对了,你赶紧把明天早上开会的材料准备好,干点正经事,别又耽误了。 玛丽:珍妮啊,怎么了? 珍妮:没什么。 玛丽:眼睛都哭红了,怎么回事。 珍妮:没什么,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玛丽:我马上要和胡总出去,你赶紧去订两张后天飞美国的机票,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耽误了。 珍妮:啊?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