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四集问学老子(下)

讲师风采
鲍鹏山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讲师简介: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
视频简介:
下海经办私学的孔子取得了初步成功,并且还接受了两名贵族子弟入学,这不但让孔子的私学名声大噪。同时还让孔子有机会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问学天子脚下,拜见绝世高人。问道老子,对于即将成为告人的孔子和已经成为绝世高人老子,这一次高峰论坛,后人们向来是津津乐道。认为他们的交流影响深远,那么对于年轻自信踌躇满志的孔子,老子为什么要当头棒喝,黄牌警告?而孔子的这种短暂的问学生涯,又会让他学到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下海经办私学的孔子取得了初步成功,并且还接受了两名贵族子弟入学。这不仅让孔子的私学名声大噪,同时还让孔子有机会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问学天子脚下拜见绝世高人,问道老子。对于即将成为高人的孔子和已经成为绝世高人老子的这次高峰论坛,后人们向来是津津乐道认为他们的交流影响深远。那么对于年轻自信、踌躇满志的孔子,老子为什么要当头棒喝黄牌警告?而孔子的这段短暂的问学生涯又会让他学到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呢?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鲍鹏山继续为我们讲述《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四集:问学老子。 老子此时就给孔子提出了这样一种更高的境界,你不仅要有志向要有理想要有意气,你还得要有冷静的头脑以及对这个世道人心的透彻了解。这都是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所以我们后来看到的孔子和孟子这样的纯粹的儒还是有不一样的,有区别的。 孔子也提倡一种谦让的损之又损之道,损之又损那是老子的话,孔子也提倡及。有一天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看到这个庙里有个很奇怪的东西倾斜在那个地方,孔子就问管庙的说这是什么东西,这个管庙的人就告诉孔子这是“宥坐之器”什么叫宥坐之器?就是国君座位右边,右边在这一边放的一个东西,我们都知道有个座右铭,古代除座右铭外还有个座右器,座右铭是文字,通过文字来对我们进行提醒提醒告诫。那座右器呢是一种器具,通过这个器具来对我们进行一种告诫。那么这个宥坐之器是个什么样子呢?当这个看庙的人告诉孔子这是宥坐之器的时候,孔子是很有学问的人,孔子就说,既然是宥坐之器我就知道了,当它里面没有东西没装水的时候它是倾斜的,你把水装到装到正中间装到一半装到正中间的时候它是端正的,你再装,装满时它就倾覆了。然后他就对弟子们讲,现在我们就试验一下往里面装水,它本来不是倾斜的吗,好,装水,随着水装到一半这个宥坐之器怎么样?很快端端正正地立起来了。孔子说,再往里面装,等到水满的时候这个宥坐之器一下就倒了。然后孔子就跟弟子们讲,小心啊,万物都是这样,一旦自满就一定要倾覆,一旦自满就一定要倒台。那么子路就问孔子了,说老师啊,既然这样,我们如何能够让人生完满啊。 孔子说,你记住四句话“聪明睿智守之以愚,”,你很聪明,但是你要有愚来守。“功被天下守之以让”,你立下很大的功,用让来保住。“勇力振世守之以怯”你很勇敢,用什么样来保护勇敢,就是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你很富,富有四海,用什么样守住财富,谦虚。孔子说,这就是损之又损之道。什么叫损?损失,减少。所以实际上是什么?这就告诉我们人生要学会做减法,损就是减。“我们总是想着把人生充满,做加法,实际上人生更重要的是做减法。一个完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你有了什么,而更多的是看你没有了什么”。你说你有了什么就一定幸福吗?你有了别墅住有了小轿车坐就一定幸福吗,不一定。但是你有一些东西只要你没有了你就会幸福,什么东西?过多的欲望,不良的欲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欲望。这些东西没了,没有很多庸俗的想法,心里达到一种平静,那可能真是幸福,所以我们说人生要学会做减法,这就是什么?损之又损之道,这是道家告诉我们的也是老子告诉我们的,这也是孔子告诉我们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