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五集流亡齐国(下)

讲师风采
鲍鹏山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讲师简介: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
视频简介:
问道归来的孔子,从绝世高人老子那里学到了不少人生智慧。可他刚回到鲁国不久,一场君臣斗争,就把他卷到了漩涡之中,混乱的鲁国政治真是伤透了孔子的心,正直的孔子说出了权贵们试图掩盖的真相。当然也就得罪了当权者,连国军都无法待下去的鲁国,办私学的孔子,又怎么能够生存,他只好在谋生路。那么,孔子的希望之路又在何方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问道归来的孔子从绝世高人老子那学到不少人生智慧,可他刚回到鲁国不久一场君臣斗争就把他卷到了漩涡之中。正直的孔子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得罪了连国君都不敢得罪的权臣,由此可见对于老子教他的懂得装傻的理论,孔子还是没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因此孔子那已经声名远扬的私学当然也就办不下去了,他被迫离开鲁国,那究竟是怎样的一句话让孔子不得不走上出国流亡的道路呢?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老师继续为您讲述《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五集——《流亡齐国》。 节目导视:混乱的鲁国政治真是伤透了孔子的心,正直的孔子说出了权贵们试图掩盖的真相当然也就得罪了当权者,连国君都无法呆下去的鲁国办私学的孔子又怎么能够生存呢?他只好再谋生路。那么孔子的希望之路又在何方? 最后鲁昭公在国外流亡7年都没回国,回不了国啊,国内三桓家族不愿意他回来,最后死在国外,那么在这7年里鲁国没再立国君,因为鲁昭公也没辞职嘛,他只不过是流亡在国外而已。鲁国没国君,7年时间鲁国没国君,这么乱,孔子在鲁国也呆不下去了,尤其是他公开地站到了三桓的对立面,他怎么呆呀?所以孔子也决定出国,他也决定出国。鲁昭公不是跑到齐国去了嘛,孔子说我也到齐国去。他和齐国国君齐景公,和齐国的大臣晏子认识,因为这两人曾到过鲁国来访问,参加过接见嘛,但是孔子进入齐国不久就碰到一件事让他对齐国政治就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从鲁国出发到齐国首都临淄中间要经过泰山,在泰山脚下孔子碰到一件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甚哀”。这是《礼记 檀弓》上非常有名的文字,历代读书人都一定会读这段文字,孔子让马车停下来,自己扶在马车前面的横木上听了一会,然后把子路叫来,你去问问她,这个女子的哭声里面有多重的悲哀。孔子很善于听音,孔子是个大音乐家。子路就上去问了,然后这个妇女告诉他,是的,我不是哭一个人,我是哭3个人。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吃了,今天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吃了,一家三代都被老虎吃了所以我很悲伤,现在我家没了。孔子听到这事以后就有点奇怪,说这个地方的老虎虎患如此严重你为什么不搬家呢?为什么一定要住在这个地方呢?“夫子曰 何不去也”这个女子的回答是3个字,这3个字让孔子感慨万端,哪3个字呢“曰 无苛政”。是的,这个地方有老虎,但是这个地方无苛政,没有残酷的政治。 孔子一听回头跟他弟子们讲“夫子曰 小子识之”小子们,都要记住啊“苛政猛于虎也”,苛酷的政治比老虎还残暴啊。这是孔子进入齐国以后所碰到的第一件事,你想一想孔子对齐国的政治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齐国的老百姓宁愿选择与老虎为邻也不愿意选择齐国的政治,不愿意选择齐国的君臣,说明什么?说明齐国当时的各级官员各级官僚比老虎还要可怕,所以孔子一进入齐国对齐景公就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