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之生态农业与乡村文明……

讲师风采
黄志友
讲师简介:
黄志友,小毛驴市民农园创始人之一,现为小毛驴市民农园副总经理、推广部经理。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副总经理。
视频简介: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在新视角下的十字路口中,究竟如何从时代转型与历史传承结合的高度,看待蔓延五千年之久中国乡村文明在新时代的命运和价值;如何从大时空、长周期的视角解读中国乡村文明;如何从经济社会、文化与历史等系统综合的思维研究中国乡村文明。本期节目将由小毛驴市民农园副总经理黄志友进行“生态农业与乡村文明”主题演讲,精彩节目尽在本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其实十多年来我参加过了很多会,这个会我是最感动的也是最高兴的。因为这是我十多年的梦想,十多年前我就在不停的纠结,所以一方面非常敬仰吴美熙老师,他70多岁对自己乡村的那种热爱,同时也很羡慕吴艳霞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开展工作。老实说我类似于一个游子一样,找不到安放自己的地方,也可以说我们小毛驴团队都是像游子一样飘来飘去,找不到归宿,我们就自己形成了一个小的社区,小的组织打造一个我们觉得可能的方向。因为我是2000年当时考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那时候西部开发刚刚启动,当时怀着很大梦想要支援西部开发,我选的专业是沙漠化治理,后来在那里待了四年,但是现状让我很失望的,因为有些地方说你把沙漠治理好了,就没有办法向政府要钱了。他就靠沙漠养活他的,如果你治理好了,就没有财政补贴了。再加上我家是江西武夷山一个非常美丽的小乡村,所以我后来离开了西北,刚好温铁军在河北宅城建了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我就去了那边当一个工作人员。这期间我跟梁重计、唐续阳做大学生绿水环境保护,所以对藏羚羊都是比较熟悉,因为大学时候就有接触。讲这么多其实是说,本身我非常,我这个标题叫《实践与反思》。 大家看到生态农业和乡村文明,生态农业这个其实是西方概念的,因为生态学本身从西方过来,乡村文明我更认为是中国的概念,小毛驴也是中国传统农耕的象征,市民,包括公民社会也是西方来的社会,包括农园,中国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中国要叫村落。所以我这个这个标题本身是代表很多纠结,包括小毛驴市民农园是东西合璧、东西融合的一个过程。 第一个就是农业,这句话是古话,就是讲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就是农业是天地人合一的一个产业,就是一门艺术。但是这句话其实大多数人认为种地是人在做,其实天在看,地也在为。 生态,大家都谈生态农业,也有一些人谈生态村落,生态政策,还有生态媒体,生态这个词已经用烂了,不管好不好就讲生态,它变成一个意识形态化了,我这一边讲了生态学三个定律和生态化基本原理。其实是想生态学本身从西方来的,西方对于他们的科学是有一套解释的,比如说生态学第一定律说我们任何事情都不是固定的;第二条是每一个事物和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三个我们任何行为不应该对地球上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干扰,一个是多效应原理,相互联系原理和勿干扰原理。这些东西其实我们都把它忘掉,虽然我们学生态学喊生态农业。 第二个就是生态学基本应用思路是生物生产,它强调自然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建立起了一个人类社会组织。它应该是尽量减少人工附加能源,寻求以尽量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很多行为都是高耗能,很多看起来是生态的东西其实是不生态、不环保的。 第二个叫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这是西方人物理学家们提出来的,我们中国也拿过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就是说能量只能在不同的形式相互转化,但是总量保持不变。就是我们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能量支撑的,包括我们开这个大会,大大的能源支撑我们,但是我们是把它忽略掉的,以为它天生就有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熵定律和熵增加原理,它的意思就是能量从不可逆的方向转化,对人类来说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的,也就是说熵在不停的增加。简单说,我们整个耗费石油能源都是一个熵增加的国家,五最后熵无限增大,整个人类就报废了。这是一些题外话了,我们一直是想把这个放在比较高的地方来指导我们工作。我们任何的工作应该考虑到能量的守恒,能量的有限性。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