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改变命运(十二)

讲师风采
刘余莉
讲师简介:
刘余莉,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赤峰人。参著著作《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之——立志 勤学 修身》(丛书主编夏伟东,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曾荣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参著著……
视频简介:
教育的次序:首孝悌,次见闻,先培养品德,后学习知识技能等——即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本视频请听刘余莉老师与您分享心态改变命运。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刘余莉,英国赫尔大学哲学系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名家讲坛》特聘专家。 刘教授以中国传统文化及当家价值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特别是对于先秦儒家理论和当代西方美德伦理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近年来,刘教授先后应邀到英国赫尔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做学术报告或进行学术访问。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演讲和研讨,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刘教授的人生格言是: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她的演讲朴实严谨,发人深思。 刘余莉:尊敬的各位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名家讲坛》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幸福人生的第三个原则,一生之中家庭圆满。上一次讲座中,我们讲到了夫妻和谐相处之道,在中国古代我们都知道,怎么样做到夫妻和睦呢?那就是做到夫有义,妇有德。在前面的讲座中我们也讲道,夫妇有别,这个别字就是职责的差别,丈夫来负责经济收入,而妻子来负责孩子的教育。   今天我们讲一讲,教育孩子的正确原则。因为一家要和睦,要能够获得幸福的家庭,必须把孩子能够教导好。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教育好儿女呢,教育子女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要德教为先,以身作则。在中国古代的《礼记》上,把教这个字解释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也就是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个呢就是使人们善良的方面,不断地增长,而对人们的过失加以挽救。   那么育字呢,在《说文解字》上,把育字解释为养子始做善也。也就是说仅仅是把儿子养大,并不是教育,必须让他有正确的人生观念,顺着善良的方面去发展,这才是教育。那么教育有一个次序,这个次序也是不能够颠倒的,教育的正确次序就是在《三字经》上所说的,首孝悌,次见闻。也就是说要先培养起一个孩子,正确的为人处事的原则然后才让他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东西,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顺序呢。因为一个人如果对于父母长辈谦恭的态度没有树立起来,就学飞了很多知识技能的东西,那么结果他是学得越多越骄傲,学得越多越不把父母和老师放在眼里。 有一个小女孩,她学英语学得非常快,有一次她的母亲就带着她来见她的姥姥,见到姥姥之后,她的母亲就表扬这个孩子,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学英语学得非常快,背了很多的英语单词,不信你考考她,结果她的姥姥就问,她说那么这个桌子怎么说,她说叫desk,这个伞怎么说,她说叫umbrellar,突然之间这个小女孩说,姥姥姥姥,这个书本怎么说来着,这个姥姥从来都没有学过英语,自然就答不出来,结果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女孩就当着很多人的面,这样说她的姥姥,她说姥姥姥姥,你可真是个白痴。那么这样的事情,其实出现在我们的周围都是屡见不鲜了,就不觉得是什么新鲜事,那么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把教育的次序给做错了。如果我们先让孩子,学习了很多知识技能的东西,没有长养起他谦虚待人的态度,他确实是学得越多越骄傲,而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是在他的人生中,已经无形地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障碍。   有一本著名的成功学著作上,也这样说到,他说成就、成功、升迁等等原因的85%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而仅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专业技术。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很多的家长,花费了90%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那15%的成功机会,而只花费了10%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那85%的成功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部分的家长,都把这个时间用于培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上,而很少有家长能够关心到这个孩子的道德品质。 那么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上也这样写到,他说一个人从众多的优秀人才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不在于他的专业知识或技术经验,而在于他是否具有谦虚、毅力、勇于承认过错等品格。也就是说很多人就是因为自己太优秀而不能够卓越,他太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了,所以对别人都是不可一世,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很难有一种谦虚待人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实际上,就影响了他以后的发展。   而品德教育呢,也是有一个先后的次序,那就是要先培养人的孝心,因为百善孝为先。这个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很多人提到孝字,觉得这是封建传统道德,实际上那是因为他没有理解这个孝字的涵义。我们看这个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看到这个字就是告诉我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而不是两个。如果我们有两个这个观念,这个孝已经不存在了,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上一代与下一代,自始至终者是一体的,所以中国人、在海外的华人,都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传统,很多外国人看了就不明白,就问说几百年几千年的祖先,你见都没有见过,为什么你还要想着去祭祀他们。 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的道理,这句话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