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智略——领导力突破新方略(三)

讲师风采
唐渊
讲师简介:
唐渊,中华教练网总教练。著名管理学者、组织领导力训练专家、教练型管理权威导师、责任文化建设第一人;高级经营师、科普作家;获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品牌建设杰出贡献人物、中国百强培训师、浙江省优秀中小企业创业指……
视频简介:
所有的战略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体现他的责任,才能实现整体的目标。第一句话,告诉他怎么做不如让他自己知道怎么做;第二句话,让他自己知道怎么做不如他自己知道怎么做;第三句话,他自己知道怎么做不如他争取怎么做.责任意识讲的是想干事;责任能力讲的是能干事;责任行为讲的是真干事;责任制度讲的是可干事;责任成果讲的是干成事。只有这五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到,我们才能真正有责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举个例子,前两天我跟一个同行一起同台演讲,在一个地方同时做培训。前面半场是他讲,后面半场是我讲。这个老师讲课讲得非常好,尤其那天效果非常好。这人一高兴会怎么样?就容易得意忘形。他原来走路很稳,那天因为讲课效果非常好,学员反映非常强烈,所以他走路的时候就不是这样走,而是这样走。从讲台走下来,然后走到洗手间,从洗手间走出来同样是这样的。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可能是因为太激动了,有一个动作忘记了,他裤子前面的拉链没拉,而且还以为自己很神气一样的。当时我看见了,你们猜我有没有告诉他?我本来不想告诉他的。谁叫你那么神气的,到后来想了想做人要厚道,我觉得是朋友嘛,我应该提醒他,避免他的错误发生,帮助他记住。我就告诉他那个门应该关起来。当时我没有给他做什么思想工作。按照传统型的管理者,或者说老板型管理者应该是这样告诉他的,“你一定要记住,这个门是要关起来的。上厕所之前它是关牢的,上厕所的时候要拉开,然后上完了以后又要拉起来才能走出来”。如果我是用这种方式让他拉起来,那叫传统型的管理,叫做老板型的管理。或者就告诉他“给我关起来”,就告诉他怎么做,那叫老板型的管理。假如说,只是告诉他状况,然后让他自己做个调整,教练型管理。所以我那天用的就是第二种方法,我会告诉他,“门没关。”“什么门没关?”“门。”“哪里门?”“下面那个门”,他就关起来了。这个时候我没有叫他关起来,我只是告诉他状况,然后他自己会做一个调整,那就是第二种方法——教练型的管理。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在管理活动当中我们发现,当我们告诉下属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就像是西游记里唐僧一样,“这些花花草草……”,那个孙悟空气都快气死了,想拿棍子把他打死是不是?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我们的员工那么笨。你懂的道理他应该都知道,重要的不是你教他怎么做,而是让他自己知道怎么做,这就是教练,这就是镜子原理。 但是,用这样一种方法和刚才第一种方法类似。告诉他怎么做,不如让他自己知道怎么做,有时候也不保险。有些人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不喜欢你让他知道怎么做。我们读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做《连升三级》。这里面有个主人公,当别人讲他坏话的时候,有人向他报告了,一方面他要把讲他坏话的人杀掉,另一方面把打报告这个人也杀掉,因为您也知道这句话。所以为什么在工作当中、实践当中、或者人生当中会有一种说法“不要知道太多”,什么原因?因为你知道太多,就会让别人对你产生怨恨,甚至有的时候产生仇恨。 在管理活动当中,如果您只是经常会发现员工的问题,您只是非常专业地发现员工的问题,有的时候也很容易得到员工的抗拒。所以员工的毛病、员工的错误最好是谁发现?刚刚提拔上来的一些人,他们可能就不太发现、他们可能就不太明白员工的错误不是你去告诉他的,也不是你让他发现的,最好是他自己发现的。尤其是自我比较封闭,比较自以为是的人,如果他的自尊心比较强的话,你一发现他的缺点,他马上对你产生怨恨。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