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企业管理(五)

讲师风采
王绍璠
讲师简介:
王绍璠,现代禅文化的倡导者。王先生在大陆二十余年,鉴于中国禅文化之衰败、民族精神之缺失、企业人才之匮乏、国民素质之参差,寄希望于有志青年成为当世之中流砥柱;多年来,不辞辛劳、曾无间断地举办禅修活动,真……
视频简介:
禅学,历史悠久,其意义大,修生养性,就是告诉我们要弥补自己的不足,它不是一种纯宗教,不是一种纯哲学,不是一种纯理论,而是告诉你如何修生养性,让自己内心变的强大。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如何将禅学应用到管理中呢?如何提高自身修为呢?本期节目,将由王绍璠先生为大家讲解禅与企业管理,您将学到不少禅的精髓。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所以当皮斯曼看到中国留学生和看到日本留学生有什么不同呢?日本留学生到德意志,到德国去留学是文学、艺术、音乐、社会,很少有工科、兵科的,而中国是兵科、工科,然后皮斯曼就预言,日本人要超过中国人。一个民族的素质,一个精神动力不是穷兵斗武,我们不是打怕了。而是中国人要领导全世界是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智慧引领世界。经世济民,所以恰恰这个余韵来自宋代的中国禅宗丛林。 允许我引证这个书里面的故事,宋朝有一个真净禅师,他是王安石,大家知道王安石变法,那么王安石是学禅的,他的老师真净禅师曾经讲过一段话。你那个丛林里面经常说哪个长老不侵常住,哪个长老与民一起干枯,他就问了,你作为一个善志士,不侵犯、贪污群众的钱,不和亲和群众可以吗?这是你的本分啊,就像一个士大夫做官,你说我不贪污,我不收赃我不扰民,你是在标榜吗?这个不扰民,不贪污是你的本职工作,九百年我们的书里面全部谈的是这些东西。 还有一篇文章我可以引证一下,夫为一方主要者,欲行所得之道而利于人。比如说你现在一个县长、一个市长,要行所得之道而利于人,你要宣传你的伟大的共产主义,伟大的廉政。首先须克己惠物,你先把自己,修正自己的道德廉耻,惠物,乃至你能够创生经济效益。下心于一切,你要谦虚,不要做官,不要做父母官,你要为你的父母做事,叫下心一切。然后视金帛如粪土,你眼里面的金钱,这个粪土是干什么?浇田的。金钱是用来创造再一次的价值,不是放在你口袋里面,放到美国银行里面。 然后视金帛如粪土,则四众尊而归之已。你这样的干部老百姓才能够心悦诚服。九百年前的企业管理、为政之道。我随便翻这一本书,这个就是我们的禅文化的教导意义。那么我再举一个例子,大觉和尚,住禹王寺时,因二僧争施利不已。我解释一下,宋朝的一个大觉琏是非常伟大的,皇帝赐他紫衣。那么他有一次讲个故事,一个典故,两个寺僧因为争施主布施的东西吵架了。你多一双袜子,我多一双鞋,两个争。主事莫能办,manage,经理都管不了。劳动了大觉和尚,好,召集群众大会。对不起群众大会宋朝就有了,不是共产党发明的,不是中国共产党发明的。 那么在审判之前他说过故事,当年在开封的时候包公判案,当时原告是一个年轻人,被告是个老头子。原告说有一天这个老先生到我家说他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当年他向我父亲借了五百两黄金做生意,赚了钱,结果他要还我父亲本利,我父亲不在了,他打听到我的家说要本利还给我,我父亲从来没给我讲过,所以这个钱我不能要。原告,包公说那你呢?他说的确有这个事情,我是借了他父亲钱,我赚了钱,我现在来还他他不要怎么办?包公说有这种事情啊?好,统统拿来我救济群众,大觉人讲完故事,他老人家怎么讲的?予目睹其事,且尘劳中人尚能疏财募义如此,尔为佛弟子不识廉耻若是,遂依丛林法摈之。骂了以后处罚,永不录用,逐出禅门。尔为佛弟子啊,尘劳之中都能疏财尚义如此,对不起,这是禅宗,这个不是打坐,这个不是赏心赏月,不是喝茶论道。这个叫禅的管理。 你们修行人如此啊,老百姓可以做啊,全篇九百年前这个企业管理啊。所以我在讲课的时候我要求企业家看这本书。回归,所以我叫他这本书叫做什么呢?来自古代丛林的智慧,回归道德情操的方法。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