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企业管理(六)

讲师风采
王绍璠
讲师简介:
王绍璠,现代禅文化的倡导者。王先生在大陆二十余年,鉴于中国禅文化之衰败、民族精神之缺失、企业人才之匮乏、国民素质之参差,寄希望于有志青年成为当世之中流砥柱;多年来,不辞辛劳、曾无间断地举办禅修活动,真……
视频简介:
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是由人们在从事交换过程中的共同劳动所引起的。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切规模较大的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进行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如何将禅学应用到管理中呢?如何提高自身修为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中国人不需要契约,中国人闲话一句,西方是契约行为,因为跟上帝有诚信,当西方丧失了诚信,从1973年我到美国发现美国西方已经没有诚信了,都是欺诈。说到现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方必须回归到上帝之道,必须再一次回归到摩西的世界。 摩西,当摩西从山上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以色列民族违背了上帝的道义,整个堕落、整个无耻,整个没有道德。所以他愤恨的,把石碑摔下去,这是西方基督教文明伟大的地方。日本人走了,中国禅文化的,他不要你儒家,他不要你易经,他不要基督教,他不要瑜珈,日本是永远拿第一流的。所以我们老子不争气,老师不争气,我们向儿子学、向学生学。正是时候了。 所以我才介绍日本的,实际意义就在这里。你有一分的自觉、一分的智慧、一分的德行、一分的企业精神,你就有一分的不会污染山河大地,一分的不会产生假冒伪劣产品来坑人害人,唯有这种企业精神才是我们当代企业所应追求的目标,唯有这种企业精神,才是我们当代民族应尽力而为的任务,唯有这种企业精神,才是当代所奉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精神的动力。日本人做到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而且日本人用了皮毛,只是用了1/3的精锐,就如此的展现了大和民族的魂。所以我经常感叹,我们要找中国人,到日本人去找,到韩国人去找,乃至到印度人去找。 所以我们必须要反思,我们借日本人的发展,我们做出自己未来的一种蓝图。所以企业商人,应该如此的想,万国之国不辞其远,穷山僻壤不辞其苦,拿本邦之货,供他邦之用,取他国之物,为我国之利,这是商人,这是企业,为什么他这么讲呢?越万山而劳其神,渡千河而倾其心,乘船航于茫茫大海之时,忘我丧物,彻悟人生,不过是成事一场而已。人生就在成就大人自觉,人之异于禽兽者就在完成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大人自觉的任务。舍一切之迷恋,弃所有之欲望,都如是试商,竟竟日善,德行日美,期成大富总成问佛之心,如走坐卧之间,运乎禅定,愿世人皆以阐发为世法,多伟大的一篇宣言。这个企业家的使命,穷乡僻壤,互通有无,而是一个责任全赢的观点,它以成佛之心来经意商业企业之道,这个就是禅宗丛林制度,我们下一回我会正式的解释。这是何以我们中国在宋朝,产生那么大的文明,产生那么大的灿烂,这个不是没有原因的,黄河之水从来不是天上来的,它是从巴颜喀喇山的一个小溪流,经过的多少年的径运,汇成大海。泰山不让土石所以成其大,江海不择所以成其广,这是李斯谏逐客令的一封书,可是也是禅宗的精神。 日本人没有文化的大家知道,日本人之所以强盛因势利导。那么这是铃木把禅法用纸于企业商业的新生,也是后来日本企业家成功心传的实践方法,我们看看日本大企业,日本的成功之道。乃至松下幸助,他面试员工的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你愿意埋骨在我松下吗,也就是说你把一生终生的事业奉献在事业里面。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讲了一句名言,企业是员工发展自己抱负理想的地方,驰骋疆场像一个将军,驰骋疆场的地方。不是劳动密集劳动的地方,这是企业伟大,我们禅宗丛林所打造的精品,也就是个个都是智慧的创造者、智慧的勤劳者,我们不是密集型的劳动力。这个就是禅文化所带来的昭示,我们不能忘掉这一把刀子,日本人的菊花与刀,这是美国社会学家说的。我们中国文化何止是菊花与刀,我们是智慧的勤劳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应该是。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