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构建良序美俗社会(二)

讲师风采
杨信礼
讲师简介:
杨信礼,中央党校哲学部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副主任、战略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理事,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视频简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当和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重要举措,是引领社会诚信在全社会树立诚信之风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伦理学教研室杨信礼主任将从政务诚信的内涵、意义,政府失信根……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这些年来,我们党和国家是高度重视政务诚信建设。我们一般来说,诚信包括国家主权信用、一般企业信用、自然人信用,或者说,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等等。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之间,关键是政务诚信。因为,政府它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订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政务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在一种核心地位,政府失信对于社会危害最大,是社会失信的总根源。 (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务诚信建设 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在《论法律》这篇短文中说:“司法者的职责是解释和实施法律,而不是制订或更改法律。对于法官来说学识比机敏重要、谨慎比自信重要,徇私枉法、判决不公是很重的罪行。应该懂得,一次不公正的裁决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冒犯了法律,但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我们同样也可以这样说,一次政务失信比多次社会失信后果更为严重。因为,这些社会失信它只是弄脏了水流,而政务失信则是把水源污染了。如果,我们政府讲诚信就会全社会起到一种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政府重诺授守信会带动整个社会诚信风气的养成。政务诚信又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官员的身上,领导干部和政府官员是政府行为的决策者与体现者,讲诚信不仅是对于个人的道德要求,更是对于公共利益的一种承诺,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政务不诚信不仅损害领导干部的形象、政府官员的形象,更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务诚信建设,把政务诚信建设作为社会诚信建设的重中之重和首要目标,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2004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诚实守信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政府信息披露要真实、政府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不能够朝令夕改出尔反尔。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实施,《行政许可法》首次把诚信确定为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其中,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加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刚才我们也讲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了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性,这些年来也在反复强调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这是第一个问题。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