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构建良序美俗社会(一)

讲师风采
杨信礼
讲师简介:
杨信礼,中央党校哲学部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副主任、战略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理事,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视频简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当和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重要举措,是引领社会诚信在全社会树立诚信之风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伦理学教研室杨信礼主任将从政务诚信的内涵、意义,政府失信根……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今天我们讲课的题目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构建良序美俗社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政务诚信体现了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关系到公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与信任度,政务诚信程度高就能赢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提高行政运行效力;政务诚信不足则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党和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重要举措,是引领社会诚信在全社会树立诚信之风的重要途径。 一、 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之本 (一)诚信与政务诚信 第一个大问题,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之本。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一个社会和谐运转之道、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之基。诚信建设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良序美俗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诚信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儒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人们安身立命的五种常行之德,即五种基本的道德原则简称“五常”。“信”作为“五常”之一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对于个体人格的要求,人要真诚、诚恳、不虚伪,信诺重行、诚实不欺。孔子就要求他的弟子谨而信“言忠信,行笃敬”,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别人的信赖和信任,如果不守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第二,社会交往的原则,孔子的弟子子夏曾经这样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说,他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无欺。 第三个含义,就是对于为政者的要求,它是一种政治道德,为政者要取信于民、治理国家要严肃认真,信誓无欺。孔子在回答他的弟子子贡问如何治理国家时,他提出了这样的原则叫“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就是说,治国理政一定要做到粮食充足、军备充足,并且,要使老百姓对政府有信心。如果百姓对于政府缺乏信任,政府就没有威望,国家就难以长治久安。而诚信又必须符合道义、制度、法律规则,如果不合道义、制度、法律规则就不能够承诺和信守。 孔子曾这样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就是说,君子对于他所从事的事业要以合乎道义为原则,按照理解去实行,用谦逊的语言表达,用诚实的态度去完成,这才是真正的君子。总体来说,“诚”即真诚、诚实,“信”守承诺、讲信用,“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守诺建约,以取得别人、取得社会的信赖和信任。 诚信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比如,诚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品格。诚实是内在品质,守信是诚实在行为上的体现,内在的诚实与行为上的守信产生信誉、赢得信任。一个只有内而诚、外而信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为社会所认可、具有社会公德的人。诚信是为人之本、是社会对于每一个成员的道德要求,是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义务。诚信又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人们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人既要内心正直、正派、无邪,又要对人忠诚、诚实、守信、无欺,人与人之间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彼此理解、相互信任、合作共识。诚信还是一种制度安排,诚信作为一种机制观念具有公行正义、无偏无私的特性,而这种价值观念只有成为一种制度安排,才能够持久、有力的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市场交易要通过契约来实现,通过契约的维护和践行来实现,而契约的维护和践行一是要制度和法律,二是要靠诚实守信的道德。如果不讲诚信尔虞我诈,再好的契约也就形同虚设。如果一个社会缺乏诚信的环境、没有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组织、组织和组织之间、公民和国家之间不再相互信任,就会大大的增加交易成本、行政成本,乃至每个人的生活成本。当然,诚信作为一种原则、作为一种规范、作为一种品格,它要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或者说,诚信它又有许多具体的体现。比如,人要守时不能够拖延耽搁。要守约、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旦承诺就要尽力去履约。如果毁约、如果说大话说空话、开空头支票、只许诺不兑现,他都不是诚信的表现。要守法,良好的法律代表着公众的利益,守法也就是取信于人、取信于社会,维护公众的利益。比如,要不欺。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要知行同一、言行一致。这是我们讲什么是诚信。政务诚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待和运用公共权力的一种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谓政务诚信就是指在政务活动中恪守诚信原则,衷心为民、诚实无欺、信守承诺、言行一致。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