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三国之孙权的管理之道(上)

讲师风采
潘武忠
中国著名实战型营销策划专家、管理专家、培训专家
讲师简介:
潘武忠,中国著名实战型营销策划专家、管理专家、培训专家,中国“相府?中国文化大讲堂”首席主讲嘉宾,美国协和大学荣誉教授,新加坡协和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智多星策划机构总裁。
视频简介:
潘武忠老师在该视频当中详细的向我们介绍了孙权的管理之道,用孙权的管理之道告诉我们要想管理好一个企业,首先必须要有解决危机和接受考验的能力和胆识,并且还要有整合团队的能力;其次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学会像孙权一样集思广益,正确决策,此外要在作出决策之后学会运用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权威使所有的员工思想得到统一,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现在,让我们走进《商道三国》管理篇的下篇。来看一下,孙权和诸葛亮的管理,第一讲,我们先来探讨孙权的管理之道。我们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孙权不凡,二,集思广益,正确决策,三,决策后的思想统一,四,三次卓越的用人,五,善纳忠言,六,身先士卒,七,褒奖下属,八,孙权管理特点的总结。我们先看第一个方面,孙权不凡,在《三国演义》当中,描述孙权的文字相对比较少,在三足鼎立当中,东吴好像偏居一隅,在舞台上的双方,更重要的两个对象是曹操和刘备。那么这是《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当中所表现的,在这样的文字当中,我们为什么会得出孙权不凡的这个结论呢,我们来看几个要点。首先孙权在接过东吴政权重担的时候的年纪,年龄是十八岁,按今天的标准来讲,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少年人。那么这个时候,他就担起了这个重任,另外孙权一直活到了七十一岁,是比较长寿的一个人,他从十八岁登基,开始到或者他的生命结束期间长达53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十八岁然后到七十一岁,中间跨度是五十三年,在五十三年的漫长岁月当中,东吴集团遭受了很多次的危机和挑战,但是始终坚如磐石,这一段时期挑战最严峻的时期安然度过的时期,就是孙权统帅东吴集团的时期,通过这样的事例来看,我们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孙权不凡。如果没有能力是不可以,不可能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做到这么稳定和发扬光大的这么一份让人很钦佩的业绩的表现,大器早成是孙权的一个特点。孙权在十八岁的时候,由于他的兄长孙策突然离世,被这个突然离世这个事件把孙权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间,孙策的决定是把东吴政权的重任交给孙权,这时候孙权十八岁,十八岁的时候担起这样的重任,那么显然是大器早成的,跟刘备二十八岁才开始创业相比,刘备大器晚成,而孙权是大器早成的,孙策在把印绶交给孙权的时候,在托付这副重担的时候,对孙权的管理能力有过很高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孙权,让他有信心不要担心困难,要有信心,另一方面呢也是客观地评价了孙权的管理能力,孙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如果率领我们江东的人马与天下争衡,就是在两军阵前打仗,在阵前冲杀呢,这一点弟弟你不如我,这句话就告诉兄弟,你不要看着兄长很厉害,其实我比你厉害的地方是在打仗这个方面。那么若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如果论这个整合团队的能力,让大家都把能力发挥出来,让江东的事业发扬光大,这一点上我不如弟弟你,这是孙策的讲话,兄弟你虽然比我更年轻,你虽然看到哥哥很能干,但是你哥哥的能干最主要是在战场上,而在管理方面,在举贤任能,在整合团队力量方面,你远远胜过我,意思就是兄弟不要妄自菲薄,要有信心,另外还有嘱托。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这是最后一句话,弟弟你要记得爸爸和我创业的艰难,要兢兢业业,很认真的把我们这份事业做强做大,那么孙权面对即将离去的兄长,悲从中来,又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分量,大哭,拜受印绶,十八岁的时候不管自己的肩膀是否稚嫩,而必须去挑起东吴集团的这一副千斤重担,大器早成,从这一天开始,孙权在三国时代登上了核心的历史舞台。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