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三国之孙权的管理之道(中)

讲师风采
潘武忠
中国著名实战型营销策划专家、管理专家、培训专家
讲师简介:
潘武忠,中国著名实战型营销策划专家、管理专家、培训专家,中国“相府?中国文化大讲堂”首席主讲嘉宾,美国协和大学荣誉教授,新加坡协和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智多星策划机构总裁。
视频简介:
潘武忠老师在该视频当中详细介绍了孙权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所做的统一思想以及用人方面的各项决策,映射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如何去统一员工的思想、通过孙权的三次正确选将说明了一个企业的老总在用人方面要做到:善于用人,要通过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考虑,选择最合适做该项工作的人,只有选对了人才能够企业运营的很好。这对企业的发展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孙权举动这个深意就是说统一思想是重中之重。而且砍了前面的奏案之后呢,孙权是把自己佩戴的宝剑赐给周瑜,封周瑜为大都督,总督前线军马,首先统一思想,另外这把宝剑当众授予周瑜是树立了周瑜的权威。这个前军统帅,这个大都督,是吴侯亲自锋封赏的,而且有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这也保证了,在思想统一以后,在前线的指挥权,执行力方面保证执行力的彻底,如果谁有不同意见,那么周瑜得到最高的授权可以先斩后奏,在这种权威前面,即便有别的想法的人,也必须去服从。这是在决策以后,思想统一的一方面,孙权做了一个表现,现代企业,我们也会碰到这种情况,面临一件事情,特别是重大事件的时候,在决策的过程当中,在企业内部往往会出现意见不同的情况,而最后我们的决策往往是取一个方面,这是必然的,这个决策以后,持不同意见的人,他的思想能不能统一,他的行为能不能配合,这是成败关键所在,这个原理就是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的行动,不管原来曾经他们的想法是怎么样的,现在需要统一到决策的层面上来这也是现代企业,必须要关注也面对,甚至说经常要面对的课题,如何统一思想。那么看到孙权的这种示范之后就告诉我们,当决策产生之后要通过沟通,通过管理者的权威,通过合理的授权等方面保证思想统一,保证在执行的时候的执行力,我们看看孙权这个案例,从管理的角度来深入解析,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结论,在这方面孙权为我们作出了完美的示范。堪称经典,决策后统一思想。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孙权三次卓越的用人,这三次卓越的用人先说第一次是在赤壁之战的时候,用周瑜赤壁大捷,展现了名帅的风流。赤壁之战决心抗曹之后,必须以弱胜强,整体实力是远远不及曹操的,那么成败的关键,重中之重的其中一方面就是选谁为帅。这时候孙权的选择是任命周瑜为前军大都督,任用的这个帅才如果任用错的话,不可能有赤壁的大捷,那么任用对了以后就可能创造出奇迹,以弱胜强。孙权为什么就选周瑜呢,也不选别人特别像资历更老的人呢,像程普资历更老,当年的周瑜是三十四岁,还非常年轻,为什么现更年轻的周瑜呢,是因为孙权想的很清楚,赤壁之战选帅我们需要这样的条件,主要是四个方面的条件,按这四个条件来衡量呢,周瑜是最合适的人选。哪四个条件呢,第一是坚定的抗曹决心,不畏强敌,因为作战的态势是以弱敌强,曹操的实力确实远远地胜过了东吴,那么这个统帅必须有坚决的,毫不犹豫的,坚定的,无比坚定的抗曹决心,不畏强敌,他才可能把这种勇气,传递给三军将士,从来没有听说过未战先怯的能够打胜,还没有开展都内心感到很怯懦的话,怎么可能取胜呢,所以第一个条件坚定的抗曹的决心,这一点周瑜是具备的,他是力主一战。第二个条件呢,在团队中的威望高,能够激发斗志,你要做一个统帅在整个团队当中要有很崇高的威望,能够激发自己的核心成员和中层的,甚至基层的一线的,这种战斗力这种斗志,这个关健词是威望和激发能力,这一点周瑜是足够的,因为他虽然很年轻,但是在孙策创业的时代,他就已经加盟了东吴的集团,而且在东吴集团创业的过程当中他屡建奇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威望是很高的。第三个呢是深通韬略能出奇制胜,战争的态势决定了不可能用常规的战法取胜,因为敌人太强大了,你就算局部的胜利,那你要多少个局部的胜利才可能赢得全局的胜利啊,这是战争,不可能靠局部的胜利来解决,必须取得全局的胜利才可能胜利结束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必须要出奇制胜,这就要求前军统帅要深通韬略,而周瑜是儒将,所谓的儒将是会打仗的知识分子,既有两军阵前冲杀的能力,更有运筹帷幄的这种谋略。所以有了这种特点,周瑜最终展现出名帅风流,还有一点是胸怀博大能容人。大家看《三国演义》的原文可能跟多的感受是周瑜气量狭窄最主要的表现是不能容纳诸葛亮几次三番想杀掉他,但是我们想,从另外一个场景来看,就是周瑜面对副都督程普的态度,程普当时是被封为副都督做周瑜的副手,从资历上来讲,他跟随孙坚创业,是东吴的三世老臣,这个资历要比周瑜要老,其次他的年龄也比周瑜要长,所以他只有做了副都督的时候,心里很不服气,在周瑜第一次升帐发兵的时候他就故意称病不去,我生病了,今天这个点名我来不了,就派自己的儿子去代替自己,去帐下听令,这个时候呢,周瑜的激动不是恼羞成怒,怎么不把我这个统帅放在眼里呢,而是对程普以礼相待,靠个人得人格魅力和才干,因为程普的儿子报告程普说,周瑜指挥若定,分派任务井井有条,展现了一个帅才的谋略,程普被这种卓越的表现和周瑜的气度所折服,转而很认真,很努力地帮助周瑜一起去取得赤壁大捷。如果周瑜不能容人在这个时候和自己的副手程普发生冲突的话,怎么可能有后来的赤壁大捷呢。后来程普还有一句话,与公瑾相交,令人沉醉,这显示了周瑜的容人之量。按照这四个条件,在东吴的大将当,挂帅的人选,最佳人选是周瑜,所以孙权把前敌统帅的这个重任交给了周瑜。这是第一次的卓越用人,那么在实际的赤壁之战当中,火烧赤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