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十集鲁国外交家(上)

讲师风采
鲍鹏山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讲师简介: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
视频简介:
鲁定公十年暨公元前500年,52岁的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弱小的鲁国和强大的齐国之间,曾经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外交谈判,而孔子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谈判,在这其中,孔子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鲁定公十年暨公元前500年,52岁的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弱小的鲁国和强大的齐国之间曾经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外交谈判,而孔子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谈判,在这场谈判中孔子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呢?上海电视大学鲍鹏山教授继续为您讲述《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十集:鲁国外交家。 鲍鹏山: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在鲁国做了大司寇,他的司法实践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孔子在鲁国做司寇的时候,鲁国的两个强大的邻国发生了一场冲突。鲁国的西边是晋国,鲁国的北边、东边是齐国。原先晋国很强大,可是现在齐国也在大国崛起不服晋国,并且主动进攻晋国。在鲁定公九年,齐国军队攻占了晋国一个叫做夷仪的这个地方,这场发生在另外两个国家的战争它对鲁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什么?我们知道在列国纷争的春秋和战国时代,弱小的国家往往是没有自己的外交的,弱国无外交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表现得非常非常突出了,它必须听命于一个能够保护它的或是有能力伤害它的国家。你能保护我,我听你的,那你说你不保护我要不要听你的呢?也听你的。为什么?不听你的你要伤害我呀,所以以前晋国强大鲁国很简单,奉行一边倒的政策,我就听你晋国的就行了。现在齐国崛起两国争霸不知道听谁的好了。我听晋国的你齐国收拾我,我听齐国的你晋国收拾我,很为难,双方都要抹平。这个时候鲁国的外交政策就必须要调整,由一边倒调整为首鼠两端,两边都应付着。 那被被齐国也有它的想法,你鲁国想两边都应付着,你那边既不得罪晋国这边也想跟我弥补这样的关系,齐国怎么想?我也能接受。为什么?因为鲁国我现在真的要完全欺负你把你灭了,可能我现在也没这个力量,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外交手段让你臣服于我,削弱晋国壮大我齐国,你晋国的势力范围小了我齐国的势力范围不就大了,也行,反正我现在一时也灭不了你,所以他们也能接受,尤其是齐国认识到鲁国现在已经也在崛起,因为鲁国现在有谁?有孔子啊。所以齐国有一个大夫叫犁弥的就跟齐景公说,鲁国用孔子它一定会强大起来。鲁国一旦强大起来一定会危害齐国,所以我们一定要早一点为此做好准备。于是齐国主动提出要和鲁国搞一次两国友好会谈,会谈的地点在齐国境内,但是靠近鲁国,这个地方叫夹谷,两国要开一个两国会议两国国君要会面友好会谈,要开创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个新篇章,我们说这是两国都能接受的,所以这个会议前期大家都没意见,开这个会可以了。 这个夹谷这个地方有一点特别,怎么个特别法?以前有个小小的莱国,莱国被齐灵公灭掉后把莱人迁居到夹谷这个地方,莱人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小国假,那些人比较野蛮,比较尚武,比较好斗,齐国为什么把地点选在夹谷?也就有这个想法,希望用莱人来威胁鲁国的国君鲁定公。好了,两国国君定好了要开这次会了,鲁国也同意了,那么按说三桓一定要派一个人跟着鲁定公。以前都是这样,只要鲁定公出国参加诸侯会议三桓里面一定派一个人跟着做相,就是辅助他处理相关的礼仪问题和外交问题,三桓是鲁国的三驾马车嘛,你总得有个人陪着他,按理说这次也是三桓里应选一个人去,可三桓三个人集体往后退,都不干都不去。为什么不去?很简单,这次会议是一个一边倒的会。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参加这样的会肯定丧权辱国肯定要签一些合同对鲁国不利,我签了这个合同以后我回来我名声不是搞坏了,所以在国家危难关头三桓怎么样?没一个挺身而出,他们集体后退一步,把谁顶到前面去了呢?把孔子顶到前面去了,你去。可以说,鲁定公,这个鲁国的国君出国访问没有三桓陪同这是第一次。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