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九)

讲师风采
朱启臻
讲师简介:
朱启臻,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1988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视频简介:
“新农民”,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具有“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集朱启臻所长将用鲜活的例子带我们进一步的了解新农村建设。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朱启臻:文化建设是一个具有很丰富内涵的这样一个概念,那么首先我们要清楚作为乡村文化建设建设哪些东西,或者有哪些资源呢?文化的资源是什么?我们要建这个东西我们要有资源,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资源。具体来说,其实我们前面都已经谈到了有这样几个是文化的要素,就是文化资源。 首先是村落。我们都在飞机上看村落,南方北方的村落不同,有的依山而建,有的依水而建,有的在路的两侧,有集村有散村各种形态,就是村落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最近到湖南做调研的时候,他们带我参观了一个叫光明村的这么一个新农村。我去了以后眼睛一亮,我说谁出的主意建设这样的新农村呢?它怎么建的呢?它不是像我们新农村一样把老百姓的房子扒掉集中建楼,不是。它是在老百姓的宅基地上改造旧民居建设新民居。它的外形保留了当地民居的这种风貌和特色,内部进行了改造,具有了城市这种文化的内涵。比如说里面都建了卫生间,建了室内的卫生间、席梦思床、电视,有的还修建的歌厅。发展什么?乡村旅游,城市人很多人到这旅游。它是一个散村,一户周围是树林,另外又一户周围是树林,有的在山上,有的在山下,远远看去错落有致、郁郁葱葱,非常好看。 我说这些新农村不符合我们现在有些领导推崇的这个把耕地要让出来,老百姓集中上楼。我说谁出的主意啊?我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我想问谁出的主意。因为这种新农村是我心目里面的新农村,我从2002年开始呼吁我们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当时我就讲要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这是一个很符合我心目当中一个农村,我就问,谁谁出的主意?我说为什么他出这个主意呢?不把农民集中起来让他上楼呢?陪我的领导讲了一句话,我很有感慨,他说我们省里面有很多新农村拆了老百姓的房子集中上楼的,他说上楼的老百姓今天都后悔了。后悔?一个是上楼以后没有住农家院舒服;第二,没有办法发展农业生产;第三想利用农家院进一步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楼房没有这个机会。楼房你搞农家乐,搞农家宾馆有人去吗?没有人去。所以他是在吸取了别人的教训以后找到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我认为是正确的道路,这才叫新农村,所以村落本身它就是一个宝贵的财富。 但是我们现在有些很有特色的村落,包括一些古村落都成为人们去旅游、去观光的一个重要的去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资源。其实我们很多的村落它的村落形态都很有意思,所以我们的建设者、我们的规划者把村落规划的更有民族特色,有地方特色。又能有城市文明要素的融进,这样的村落,我们说是典型的文化的这种保值的一个载体。 第二,要有居民。文化是活的东西,不是死的东西。只有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这种文化才是活态的有价值的文化。像我们有些村落,因为它是古村落,有村落的形态,建筑有些特色。为了保护这个村落,就把居民都迁出来,这是对文化的一种片面理解。居民本身,特别是他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是文化的这种活态表现,所以不能没有居民,或者把原来的居民清除出去换点新的居民在那儿表演。这个表演不是文化。所以我到过一个乡村我就看那个老的,过去生活的那些工具受到现代城市人的这种青睐。比如说手推车,现在很少在用,农村人用的也少了,城市人有的没有见过。独轮的车推一推,挺好玩。像牛拉犁,人推磨,人推碾子转着推一推,这些工具都是文化。但是我们现在不使用它了,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当中、生产方式当中被淘汰的东西就变成了展品。其实我们适度的来恢复一下,这样的一个文化我们会感觉到非常的新鲜。 北京有一个地方是以做豆腐吃豆腐为名的这么一个村落在北京的延庆县吸引了很多人,最早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豆腐制作的这个工艺,让你看一看豆腐怎么做出来的,结果就很有新意。有的地方把牛拉犁恢复了让游客小孩去体验体验牛拉犁的这样一个劳作的方式,也很新鲜。所以就是居民他的生活方式的保存、劳动方式、劳动工具,还有乡村的风光,我们到乡村去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在那住一夜休息几天,我们看到的乡村的这种风光,乡村风光由什么构成?有自然风光、乡村建筑和农业景观。 前段时间我还到了广西参观了龙脊梯田,大家可能听说过那个龙脊梯田。大家在那个地方世世代代在那个地方种水稻,山上修成一层一层的梯田,现在变成了远近闻名可以卖门票的这种农业景观,一百块钱一张门票可以进到里面看农田梯田的景观。它就是种药的文化梯田文化,这个梯田怎么样保护,水系怎么分布的,有水,山上的水一块一块的梯田,春夏秋冬都是景色。梯田怎么去维护?在上面怎么耕作?像牛拉着地在耙地时候的那个景观,水稻熟的时候金黄色的那种景观变成了旅游景点,这就是它的价值。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