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六)

讲师风采
朱启臻
讲师简介:
朱启臻,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1988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视频简介:
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朱启臻:那么解决这个劳动力短缺,我们说通过几种形式。一个是培养职业农民,另外一个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农民组织是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我们也知道农户的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一种经营方式,这是被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的。但是农户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小农户的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谈判的地位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科学技术的采纳过程中的问题。面对市场往往小农户感到无能为力,那么要克服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呢?不是把农户经营这个制度取消,用其他方式来代替,不是搞公司化。有人提出来让农民变工人,这是对农业的一种无知的一种提法。 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成立农民合作社或者叫农业合作社。合作社最大的优点就是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一致对外,降低了市场风险性、提高了谈判的地位和能力。而且它遵守着按照交易额返还利润的这样一个原则使农户的利益得到保障,这个问题我在另外一个专题里面也会谈到,在这个里面不再展开讲。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