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八)

讲师风采
朱启臻
讲师简介:
朱启臻,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1988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视频简介: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文化的价值,很多城市人都到农村去包地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的乐趣,自己生产农产品,不仅可以为自己提供放心的农产品而且还很有成就感,农业的价值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的教育价值,农业劳动成果的取得不仅与你的付出有关系,它还有许多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本集朱启臻老师将带我们了解农业的文化价值和乡村传统文化。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朱启臻: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文化的价值,很多城市人到农村去包一块地体验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的乐趣,自己生产一些农产品不仅供自己消费放心的农产品,而且他很有成就感。其实农业的价值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的教育价值。 在农业劳动过程当中,它培养了人的很多品质。在农业中我们可以获得多种感悟,比如说我们让小孩从事农业劳动可以使他体验到农业劳动的艰辛,更珍惜劳动成果。我们说所有劳动都是辛苦的,都能使人体验这种劳动的辛苦。但是农业劳动和其他劳动不同,农业劳动它的成果的取得不仅跟你付出多少有关系,它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我劳动的再好、投入再多,到收获以前一场冰雹让你所有的付出化为乌有。所以我们通过农业劳动,我们就会培养出珍惜劳动成果。你看现在我们很多小孩对劳动果实的尊重不够,不够珍惜,随便的浪费。要很多东西吃不完就扔掉,但是有过农业劳动经验的人一般不会这样,他再有钱他也会珍惜劳动成果不随意的浪费农产品。我们上大学的那个时候那个时候还处在农产品短缺时代,馒头掉地上都会捡起来接着再吃,把皮包一包再吃。而今天的小孩很少会发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呢?他没有经过农业劳动这样的一个环节的体验和训练。 参加农业劳动还可以培养人的善待大自然的品质,养成尊重自然规律的这样的品质,觉得农业劳动过程中人们会发现自然力量的强大。怎么样巧妙的利用自然,顺应自然,是农业劳动里面重要的一个智慧,所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农业劳动给我们很多的启迪。 再有像勤劳、节俭、循环利用的思想,跟我们今天所谓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过去我们叫节俭,现在叫低碳,意思是一样的。而我们现在的这种浪费是惊人的,而且消耗了很多不可再生资源,为了GDP鼓励浪费,这是很错观念。而要科学的消费,把资源用到最该用的地方,而不是去浪费它。像人的耐力,忍耐的品质,你看农民他很有耐力,忍耐性很强,为什么?因为他在大自然不断的一次一次和自然的这种较量,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在挫折当中又不断的进行再生产再努力这样的过程,培养了人的忍耐的品质。像诚实的品质、感恩的情操、珍惜生命的这样的一种心理,通过农业劳动都有助于培养这类的品质。所以现在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围,农业体验园发展的很快,很多的家长就给小孩租一小块这样的地让他在上面进行劳动、进行体验,从中也受到教育。这是关于农业文化,农业文化包含的内容很丰富。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