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钥匙—十种思维方式(五)

讲师风采
艾丰
讲师简介:
艾丰,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著名记者和哲学研究者。曾经担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现任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
视频简介:
有一些理念或者观点千百年来经过沉淀与升华,不分畛域超于国家、民族和宗教,获得全人类的认同,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称其为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被我们奉若至宝,那么中性论思维又能为我们追求普世价值带来哪些帮助呢,本视频艾丰老师将为您带来智慧的钥匙—十种思维方式,为您解读中性论。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有一些理念或者观点千百年来经过沉淀、扬弃而升华,不分畛域,超越国家、民族和宗教,获得全人类的认同,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称之为普世价值。 艾丰:普世价值最早没人说,但是有人话里面呢有这句话。最早说这个普世价值的这个人啊是最革命的列宁,列宁没说这个词,但是他意思是这个意思,他说无产阶级必须用全人类的文化武装自己。 节目导视:普世价值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被我们奉若至宝。那么掌握中性论思维又能为我们追求普世价值带来哪些帮助呢? 艾丰:我们用中性论的思维才能够发现、承认和推广,如果你没有中性论思维,你就不能够判断什么是普世价值,甚至你开始都不承认。那么你就无法发现,也无法推广。 节目导视:敬请关注本期《智慧的钥匙—十种思维方式》,艾丰老师继续为我们解读中性论。 节目导视:从1978年攻读研究生到担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再到走上《经济日报》总编辑领导岗位。他是改革开放20年间迅速成长、成熟并卓有建树的突出代表,他在中国第一次鲜明的提出了“名牌战略”这个概念,并全面阐述了它的内涵。他还曾担任“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主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大力推进了中国名牌事业的发展。 艾丰:我的愿望是希望我们中国人更聪明起来,希望我们中国人有更多的人更有智慧,更成为智者。这样我们的民族国家会兴旺,我们每个人可以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 节目导视:他是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著名经济学家、哲学研究者,曾获得新闻记者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社会科学著作最高奖—吴玉章奖金等荣誉,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国家级专家。七十余载、知行合一、笔耕不辍,《世纪宏论》、《三做谈》、《古今说》、《十种思维方式》,他用思想启迪众生,用智慧开创未来。他就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艾丰。 艾丰:第三个问题呢用中性论理解普世价值,什么叫普世价值?就是超越制度、超越阶级、超越时空这样的一种价值就叫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最早没人说,但是有人话里面有这句话,最早说这个普世价值的这个人是最革命的列宁。列宁没说这个词,但是他的意思是这个意思。他说无产阶级必须用全人类的文化武装自己,用全人类的文化武装你怎么武装?如果他们都没有普世价值对你都没用,可见列宁认为在全人类的这些文化里面大量的有存在着普世价值的东西我都可以拿来用。他没有用这个词,但是他的内涵就是这个内涵。 文化里面刚才的普世价值我说了,《论语》刚才我也说了中性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普世价值的东西。孔老夫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普世价值。为什么普世价值呢?他把人生这几个阶段大体的标准给你说了,说三十你立了没有?到三十你没立你不够,事业志向都没有立,在往后立就晚了。四十而不惑,你立了可能好多还不明白,到四十了好多世界上的基本道理应该明白了,不惑嘛,不困惑。在座的可能有40了吧?你们不惑了没有?用这个标准查一查,五十而知天命,这就厉害了。你就知道社会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不是不惑的问题了,你要能说清楚了。六十而耳顺啥意思呢?听什么话你都能听明白,你都能给他解释了,不觉得这个话听不进去或者是听着很刺耳、听着很逆耳。就是说你的分析能力能够对待一切问题,包括错误的东西。耳顺,因为说到你耳朵里面不都是顺耳,而是耳顺,逆耳的你也耳顺,这就高了。到七十叫从心所欲不逾矩,顺着你的心干什么都是符合规矩的,这就到了一个境界,这是真正的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我认为孔子说的这段话,我认为是有普世价值的,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用这些话来衡量我们一生应该怎么修炼。人家孔老夫子没说三十而耳顺或者三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就坏了。三十就想怎么来怎么来,大概要惹篓子,是吧?他说的这个很到位,就是符合你每个年龄区每个年龄阶段应该是什么要求或者是达到什么要求,这是很普世价值的东西,应该是大家广泛受益。 再比如说我们现在最应该用的己欲达必达人,己欲立必立人。其实现在我们搞市场经济最需要,那时候说的道理现在是不是完全适用?对不对?国内企业之间交往是如此,国际交往也是如此。 再比如孔老夫子讲的我认为也有普世价值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想挨的事我也不让你挨,我不想挨打我不能打你,对不对?我不想挨饿,我不能不给你饭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社会和谐之道,也是世界和谐。所以这个中性论思维的重要就是它,我们用中性论的思维才能够发现、承认和推广普世价值。如果你没有中性论的思维,你就不能够判断什么具有普世价值,甚至你开始就不承认,那你就无法发现,也无法推广。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