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钥匙—十种思维方式(十五)

讲师风采
艾丰
讲师简介:
艾丰,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著名记者和哲学研究者。曾经担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现任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
视频简介:
协调犹如一座桥,连接了矛盾双方一致的利益点,掌握协调的智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化解个人的矛盾,更可以使两个国家化干戈为玉帛。如何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在尖锐的矛盾对立之下,我们又该怎样去发现共同利益区,本视频智慧的钥匙,十种方式之协调论,请关注。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协调犹如一座桥,连接了矛盾双方一致的利益点,掌握协调的智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化解个人得矛盾,更可以使两个国家化干戈为玉帛。 艾丰:矛盾双方是对立的,对立的是对立的,但是在对立中,还仍然存在着,有共同利益的领域,所以协调第一个要点,你要发现争执的双方,他们都可以获益的那个领域在哪里,就叫共同利益区。 节目导视:如何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在尖锐的矛盾对立之下,我们又该怎样去发现共同利益区,敬请关注本期《指挥的钥匙》,10种思维方式之协调论。从1978年攻读研究生,到担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再到走上《经济日报》总编辑领导岗位,他是改革开放20年间,迅速成长成熟并卓有建树的突出代表,他在中国第一次鲜明的提出,名牌战略这个概念,并全面阐述了它的内涵,他还曾担任"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主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大力推进了中国名牌事业的发展。 艾丰:我的愿望是希望我们中国人更聪明起来,希望我们中国人,有更多的人更有智慧,更成为智者,这样我们的民族国家会兴旺,我们每个人可以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 节目导视:他是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著名经济学家,哲学研究者,曾获得新闻界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社会科学著作最高奖,吴玉章奖金等荣誉,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国家级专家,七十余载、知性和一,笔耕 不辍,《世纪宏论》《三座谈》《古今说》《十种思维方式》,他用力量启迪众生,用智慧开创未来,他就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艾丰。 艾丰:现在讲第八讲《协调论》,我们在这一讲,主要讲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用协调解决问题代价最小,第二个问题,协调的四个要点,也就是我们怎么叫协调,怎么进行协调,协调的四个要点,第三个问题,协调的前提是包容,如果不包容就谈不到协调,所以前提是包容,第四个问题,包容加协调等于和谐,我们现在要建设和谐社会,怎么实现呢,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包容加协调等于和谐。现在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用协调解决问题代价最小,我想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在我担任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主任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个质量事故,或者叫质量案件。邯郸有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在使用扬子冰箱的时候被电死了,她的祖父就准备在当地法院,起诉扬子冰箱这个企业,我们知道这个事以后,我们就全面分析了这个案件,如果起诉,这个官司会打的很漫长,因为确实要判定是质量问题,导致小女孩的死亡,这并不是很容易的,因为它肯定有些个别的原因,不完全是这个冰箱普通都存在一通电就电死了,那冰箱根本就不能出厂,所以第一个估计,如果真正通过官司会很漫长。第二,通过官司判了,判定了是扬子的责任事故,那这边给的一定的赔偿,这个赔偿的数量也是法定的,不会太高,那么这个受害者并不见得得到很多的实际的益处,因为人已经死了。第三个更重要的,不管这个官司输还是赢,这个官司一打,扬子冰箱这个企业就要受害,因为报上一登,说它的冰箱电死人了,就是没有落实,说确实是它电死了,就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就不买了,说它可能电死人了,那咱也不买了,当时这个企业,是我们中国很好的,很大的一个企业,也是名牌企业,那么这样可能就一蹶不振了,因为这样一个事情。所以分析了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就想对这个问题进行协调,我们这个协调的出发点呢,就是实际利益,怎么样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实际利益最大,代价最小,那我们认定,用私了的办法,给予比较高的经济赔偿,是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用私了,你这个受害者,得到的比一般的官司判你的,打官司就是赢了判你的还要多的报酬,还要多的赔偿,那么你就得到了实惠,因为人死了不能复生,那么用私了的办法,不通过官司,对企业也有好处,企业虽然多出了钱,但是它的市场没有受影响,所以实际上呢,用一个私了,用比较高的经济赔偿,来解决贼个问题,可能是最好的。那么经过跟双方沟通,就把我们这个意图跟他们沟通,最后双方都同意了,说可以用私了,比较高的经济赔偿,不打官司了。但是再往下一执行的时候,就遇到问题了,受害者这一方说你赔我可以,但是你必须承认,是你的质量问题,造成我的孩子的死亡,要不然就等于我讹你的钱了,不是你的质量问题,我要你那么多钱,不等于我讹人了吗,因为人家的家长,也是有头有脸的,所以必须承认你的质量问题,然后我才要这个钱,这个企业就不愿意接受这种意见,因为我花钱就是要买个平安,我花了比较多的钱,最后我还落一个,我的质量问题把人家电死了,那我花钱买个事故,所以这个企业就不接受,这个方案都接受,但是如何操作这个方案,无法接受,双方谈不到一块儿去。所以这个问题又打回到我们这,虽然大家都同意私了,但是一操作遇到这个问题了,这个时候呢,我就想起了一个大的案例,这个大的案例就是遇到这个问题分析的时候,怎么妥协,这个大的案例,就是中每恢复外交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