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军:今天的话题叫做会议营销的致胜之道,2.0版的。刚才曹总说了,我们在做会议的时候必须注重策划和管理,今天我可能会帮助各位讲一点在你策划之前的工作,跟去年我讲的话有点关联度,但是今年是2.0版的。
我自己是,20年在IT行业,1992年开始,1992年开始,我是业务员出身,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广告,推销印刷品,推销广告版面,电视版面,所以我是从业务员做起。1992年入行之后,这是我在20年间经历过的品牌,其中有大公司,像微软,小公司像PPC,现在我所在的一家公司叫F5飓风网络。你可能问我飓风网络干吗的呀?F1呗,F1方程式大家知道吧,F1+F4=F5,其实它是做服务器的数据流量和安全管理的,央视CCTV在这两年间,为什么那个网站不会被点爆呢?很简单,前端有F5设备加在前面。
那么我简单的经历,我在这20年间,我20年间我一共经过我策划,光单独用在营销费会议的费用上超过十个M,就是千万,一千万美金的营销费用。专门是为营销的,就是我们在作为甲方,把列为其中之一。这20年间在IT行业里面我大概可能跟前十家,前二十家的公司全部都打过交道,同时我跟各位,包括像曹梦华我们的缘分源于15年前,一位是(曹轩)女士,我们的缘分是源于2010年的某个冬天,来见客户,拜见客户,那个冬天真的是寒风刺骨,这个宝宝都快临产了,这个曹女士来见客户,我当时真的非常非常激动,我非常有印象。
还有就是我自己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商务人士,我们每天都在旅行,都住酒店,从我入行开始,住8块钱一晚上的酒店,8块钱招待所,一直到现在一千块钱,两千块钱都住过,所以我对酒店行业有点小小认知,一会儿跟大家分享。所以20年间我基本上运用营销方式,会议营销方式这个专业来说是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也有很多的失败的例子。
在我去年讲的话,在我去年做联想之后,这个跟大家做了很多名片的交流,留下了很多机会。有朋友给我打电话,但是在这一年间,包括在我过往,像我们这样的甲方,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下?究竟甲方对会议营销这件事情怎么看?这件事情可能做会议营销的每一位同事你们都要问的问题,大的结果和方向是这样的,就是在现在我们这些甲方里面,我们已经将50%的市场营销费用,已经用到了互联网上,而另外的50%呢?另外的50% ,其中还有包括不能不做的公关费用,不能不做,那么还有很多的,所以真正留到会议营销这件事上的钱是越来越少了。所以经常我们会受到电话营销的狂轰乱炸,通常在下是怎么做呢?在下通常会有一个名单,叫做会议公司推销名单,只要打进来我就列到这里头,下次一响我就知道是这一公司打过来的,有很多人都会这样做。原因是,一件事情,当你的业务代表对客户不了解的时候,对客人的生意根本不知道的时候,您的功课都没有做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推广成功呢,各位?不当销售,不当销售还包括很多会展公司的朋友们打电话给我们的时候,经常他这样讲的,王经理,确实我们公司特有优势。有什么优势,你讲讲吧。我们公司便宜,我们公司就是便宜,我们公司就是比别人价格低。各位,我觉得,我认为在会展公司,会议营销这件事情上最有价值的一项是什么?各位,不是你的硬件成本,不是你定那个地台,定地台别人可能收一平米20块,你收15块,不在这个地方。而真正的会议营销的最核心的价值是在于服务上。一会儿我会举例来说。
于是我就在想,今天其实来到这个会场上更多的是我们酒店的朋友们,我们做会议营销,到各位老总,业务经理,甚至业务员,我想可能,我下面这张思考对大家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IT行业,我不知道你是做哪个行业的,旅游行业,汽车行业,化妆品行业,它们都有各自的行业,但是在IT行业里面,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业务模型,大家可以来去看。就是在这个行业里面的50%以上的公司,它们的会议营销,就是做会议营销这件事经费一年不超过一百万,甚至一百万以下,在IT行业,50%以上的公司都是这样的。另外还有30%的用户,它们一年的费用,差不多只有一个M到一百万人之间,这个范围都非常宽泛,还有15%的公司,这些公司在IT行业里面不超过15家,它们的营销预算,就说在会议营销预算的费用上,它们超过5个M以上,一年的年费。然后就是最顶尖级的,只有5%的公司,它们的市场消费,在做的费用上,它们大概的费用在10M以上,不超过5家公司。什么意思,各位?这个模型是,大家知道二八法则,都听过,20%的销售代表做了你这个公司20%的业务,二八法则,数学家他观察到社会的现象,我用二八法则去观察我们IT行业市场营销费用的比例,仔细观察我真的是觉得,是差不多是靠谱的。所以您可以用这张表去画一个您所做的行业,旅游行业,汽车行业,当然汽车行业去看,观察,为什么汽车行业现在大家的跻身之地)原因很简单,汽车行业还有钱做平面媒体广告,这个中国画报,广告30万,汽车
第二部分,也是各个营销公司必须得去深度沟通循理,同时总部它是来督导协调,本地进行决策。而其实实际上电话营销在哪些部分里面有可能成呢?是在最底端这个50%。就是最底端的50%的一年的费用,只有差不多一百万人民币,这类公司里面你跟他去谈一个服务,因为这个是虚拟的量,表现为量很大,它要的服务非常非常专业,所以这个酒店没有营销策划,没有市场策划,但是越往上层级越高,你的服务提高的标准是越不同的,所以其实这个三维还有另外一面,你可以自己去画,就是你的公司到底在哪个地方你可以画出来。因为你画出来以后,你就决定了怎么样去跟甲方去沟通。
好,刚才我在这边跳过去一张图,我说做功课做的不够,我拿我们公司做举例,以我们公司美国F5飓风网络公司,它在美国最大的调查机构,它在领导力象限里面是站在最前端的。好,所以您看在这个最前端里面,这个表里面,剩下的公司全部都是我们相应的竞争对手,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当你做F5功课的时候,竞争对手它们的运作方式和生意方式是相当的。那么有些方式我来不了,对方也不一定可以来,原因很简单,在预算上不够。所以我记得当年有一个例子,是(曹梦华)队,(曹梦华)女士当年在2007年的时候,来去竞标微软公司,一年之间,2007年到2008年连输七个标案,各位,连输七个标案。这七个标案是背后有一个支撑团队在去帮助,输掉七个所有标案,一年之间,你说这个团队会怎么样?痛苦,对吗?盲从,这个太,别做了,这七个标案,一年之内没有任何,颗粒无收。于是我给(曹梦华)团队三个建议,第一,微软公司是大公司,确实,但是微软这样的公司不会为一个更好的创意付30%以上的费用,更高的费用,30%,标价的过程,在每一个客户选择的时候,只要这家公司不是一个人说的算,都会被放到后面商量,严格考察,只要这公司是一个正规机构公司,都会严格考察你。而我们作为负责营销运营成本的人,我们的压力最大,所以严格的,或者说严酷的比价这是必须的。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我们微软公司不会去为这个30%去付更高的费用,为更好的创意付30%。第二,要了解微软,更多的了解它。第三,要说服所有投票人的每一个人,这是大公司在运作客户,它的模式就是如此,一年之后,在2008年我知道连续出了八个标案,在那个标案,在后来的标案当中,业界里面七七八八,很多公司来,有六七家公司来竞标,最后曹总这个团队拿下了最大的两个标案,这两个标案连在一起的,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那我们团队的声誉出来了。曹总这公司一下拿两个标案,这行吗这个?这可以吗?好,我们去看评分吧,去看评分,如果这个评分是正常的去来打分的话,这个评分很显然,曹总公司是第一胜出。如果我们把标案给到第二家公司,我们不要再去做这样的机制。当年曹总这个公司回到微软团队当初来去,从开始竞标的时候就有人打电话说,曹总他们公司曾经在之前有一个很不好的服务,他们出局了,很长时间不应该用他们。老板给你打电话,你怎么办呢?你有压力对不对?所以在一个企业里面,在一个正常运作的企业当中,都应该建立这样的机制,我要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所以当年曹总的公司非常非常,坦坦然然的,我们所有的竞标一致投票,曹总公司拿下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