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这两句话是所有宗教所具备的境界。第三句话叫自净其意,什么意思?这个境界实际上就是老子的境界,老子的思想境界是达到了佛陀,跟佛陀等同的。什么叫自净其意,如果你做善认为自己还在做善,你就落入人为的善。人为的善叫伪善,古人发明这个字,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是个君子,你就得到落入伪君子里边去了。所以《金刚经》告诉众生,不住相而行布施才功德无量,如果你着相布施已经落入伪善,你去帮助别人,不要认为是在帮助别人。你在帮助他的那一刹那告诉你是在帮助自己,只是看不到果而已。
如果你能看到果,未来的果,你才知道原来我的付出是在为我好。所以作为企业家,作为有成就的人,你一定要懂得将自己的拥有的财富拿去与他人分享,你越这么付出,你就越拥有。然后你就会更加的付出,看看这个社会上还是有不少企业家,不单是富人,而且是贵人。所以富贵之人那就好了,社会就盼望这样的人,富贵之人。唯有这样的人才能作为卓越领导,你超越别人在那方面,不只是财富,连精神境界你都可以做贵人了。五福临门的第一福就叫富贵进门,不单是富进门,而且要贵进门。富人、贵人未必被人仰望,被人尊敬,有些富人反而被人鄙视,看看社会有不少人抛金如土,一晚上的消费甚至几万、十万,但是要叫做他做点善事拿点钱却是那么的吝啬。这样的人只能称为富人,但是往往不被人尊敬。贵人就不同了,他会被人仰望,因为他懂得善用自己掌握的财富,那就是贵族。每个人自己都希望自己成为贵族,他人的贵人、社会的贵人,那就好了。这都是修炼需要有这样的才能得众,得到大家的一个爱,包括企业、包括企业的。
好了,我们讲第三,宽能得众。信,再讲信了,信则人任焉。这个地方的信是自我修炼,不是刚才那个信,对内赏罚分明,不是那个信,对外诚信,这个作为一个仁者的信,这个地方是自我修炼。这个信第一个含义是自信,仁者一定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因为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保障,放眼望去看看社会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人不是充满自信的人。自卑,人生是不可能成就的。要自信,佛门有一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句话这是被教内教外理解错的,大部分人。教外的人释迦牟尼佛过分自大,刚生下来就可以天上天下唯你独尊,教内的人就把他神化掉了,刚生下来前后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有独尊,把他神化掉了,实际错了。
佛门的这句话的意思,深刻的含义是指每一个众生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你都是度尊的,因为你是唯一的,只有唯一的你自己,你是唯一的,在业找不到第二个你了,芸芸众生无论多少。你都是唯一的,正由于这份唯一,你为什么不尊重自己,为什么不善待自己,为什么不爱自己。一个不懂得善待自己、爱自己,缺乏自信的人,怎么得到别人的拥戴,得到别人的善待?不可能。缺乏自信,自身缺乏自信,别人怎么信任你?信则任,这个任字在这里,关键你具有那种自信吗? 别人就可以交代事情给你做,委托事情给你做,甚至把生命都委托给你,因为你充满自信,他就很信任你了。自信是成功的保障,就像我做和尚,大家看是是不是重新自信啊?要不然我这个和尚做不下去,还是要下岗了。每一个人不论你的职业,不论你的人生定位,不论你做什么?你有这种自信吗?有这个自信,你必然卓越,卓越的表现就在这里,自信。包括男女之间的爱也是如此,相互之间各自要有那份自信,你就让对方永远迷恋你。如果你失去了自信,完了,你会失去对方对你的爱。这很重要,就是自信。所以信则人任焉的第一,就是接受自己才能充满自信,要接受自己。
自信来自于哪里?接受自己就有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花朵,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花,既然你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可以给这个世界增添美丽,放射出你的芬芳,让有缘众生去分享,给这个世界带来美。莲花不会羡慕那雍容华贵的牡丹,小黄花也不会去羡慕把自己变成了庭院中娇艳的玫瑰,它们都是自身美,它有自己的价值。所以每一个人首先要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学会接受自己,看一个人能不能快乐和幸福就看他能不能接受和感激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如果你可以,你就是幸福快乐的,但是民族没有根的时候就是一盘散沙,凝聚不起来,是非常危险的。
正因为如此,现在已经在不断地提倡国学,提倡怎么样去继承,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作为卓越领导怎么样引领人类和自己的团队,不管你所引领的团队有多少人,起码我们要问自己,我能传承这个民族的文化吗?不只是传承财富,财富是有形的,瞬间就可以给你剥削掉,一个金融风暴不就瞬间剥夺许多人的财富吗?但是文化是无形的,是不可能被剥夺的。也就是无论怎么样去打压它、毁灭它,但是它还是在每一个人的血脉中流淌,可以把它唤醒。现在社会太虚了,我们为什么不和谐?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指数降低,就是因为我们太多的人人心被物化了,心灵麻木了。亲情也罢、友情也罢、爱情也罢,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真情丧失了。每一个人都感到那么陌生,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心灵的恐惧之中,深怕被他人欺骗,被他人伤害。就是因为我们自身整体迷失了文化,也就是迷失了我们自己的心灵。物质文明高度的发达,但是精神文明怎么样?精神文明如果是堕落,精神如果是堕落,物质在那儿高度的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是危机。所以自我修炼都是自身心灵的修炼,不是要去拥有财富。如果你的心灵修炼地有智慧,反过来你会更加地拥有财富。你也要懂得怎么样去善用财富,那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所在。
信则人任焉,所以首先这个信才得到任,叫做信而任之。信而任之,缺乏自信的人别人不会交代事情给你做,缺乏自信的人也不敢被别人爱,把爱付托给你,不敢。因为你自身自信不够,怎么办呢?所以无论是男女,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首先把这份自信找到,欣赏自己、接受自己、充满自信,你就莫名其妙就会得到爱。他会欣赏你的,别人会欣赏你,你都欣赏自己,别人会欣赏你的。这种欣赏自己不是自恋哦,别搞错了。自恋就是把所有的爱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欣赏自己的同时爱自己的同时,他会把爱移散出去,就像一棵大树,它在深深堤坝自己的根扎在大地之间的时候,它会把它的树枝伸出去让有缘众生因为它而乘凉在下面。就像那鲜花,它盛开,是因为让有缘众生去分享它的美丽和芬芳。如果你爱自己,那种爱会移出去,自然就会爱他人。如果你信任自己,这种信任会移漫出去就信任他人,信任这个社会。一个绝对信任自己的人是没有任何人欺骗得了他的,你可以试试。是没有任何人可以伤害得到他的,就如同你外出提的有行李,又要去卫生间方便,在候车室或者候机室你看到旁边不认识的人,你就告诉他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看守一下,我上一下卫生间就回来。如果你充满绝对的信任对他转身就走,不考虑任何问题就走,回来这个行李就在。如果你边走边想,这个家伙会不会拿跑了?对不起,人心是相通的。他就在想那个家伙真是一个傻瓜,我不拿跑才怪呢?他就给你偷跑了,回来就没了。因为你缺乏信任,对他。一个被别人绝对信任的人,如果他背叛了他、伤害了他,每个人都有一份良知,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他一定会一生都背负着这个罪恶,他不会原谅自己。他始终在那儿自责,我曾经伤害了一个对我如此信任的人,他把他的行李托付给我,我却给他拿跑了,却不知道他以后怎么过?他在那儿自责,会的。人心是善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唤醒那一份善,让它放光发热,让我们社会更加美好,让我们人间更加和谐。
刚才讲到宽则得众,宽成就我们的胸怀成就我们的眼界,胸怀跟眼界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这很重要。所以就可以做富贵之人,这个贵非常重要,要有宽的胸怀才能做到贵人。
这是信,信则人任焉。那么我们就接着下一个讲,自信和信任。敏,恭、宽、信、敏、惠,这个敏,敏则有功,恭、宽、信、敏、惠的修炼,怎么成为仁者,第四步就是敏。敏是一种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叫做敏感。敏则感,感则通,通则达,达则成,叫达成。成才有功,最后才到功。它是一部分,一步一步的修炼并成。那么这个敏是怎么来的呢?要灵成叫灵感,灵又怎么来的?空则灵,空又怎么来的?虚则空就叫虚空,所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不得了,博大精深。它每一步都可以给你引来,不断地把你引到心灵的深处让你去认识自己,认识这个大千世界的真相。每一个词都可以修炼,都是一门修炼的功夫。这是智慧。这个敏也是智慧,这种智慧的修炼来自于宁静。所以如果有机缘,无论你多么地忙,事业、人生,一定要学会善待自己,去找到一种因缘去修炼。
我们每个人需要修炼,我们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在外在的有形的东西上去拥有,而要在那无形的内心要加以修炼。善待自己最好的举措就是要用一些时间去探索生命的奥秘,首先从自己的身上开始,从自己的身心开始,学会倾听,倾听自己的身心的声音。就像刚才简单告诉大家去注意你的呼吸就已经开始往内走了,已经在关注生命因为生命直接与你的呼吸相关,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敏则有功,不多谈了,就是一种智慧的修炼过程。这个修炼过程是整个过程,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所在一个优秀的卓越的修行人身上同样他必须体现出来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因为佛教传入中华大地就是在中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土壤上进一步的润化,佛教已经纯粹成了中国的。
我到印度看到印度佛教跟中国的佛教已经截然不同,中国的佛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信仰了。这个不多谈。
第五就是惠,恭、宽、信、敏、惠的惠。惠则足以使人,使就是让别人为你用,为你所用。惠着足以使人,这个惠就代表着施恩于人。施恩,施恩于人就是这个惠。懂得怎么样与他人分享,分享。如果懂,那么你就可以,别人就会为你所用。做一个企业家,一个管理者更应该掌握这门艺术,人生的艺术,那就是学会适当的时候施恩于人,就是让他忠心耿耿为你干。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怀,所以做人跟做事是两回事。一个企业家要理性做事、感性做人,你才真能做到怎么样让自己的团队和员工愿意大家共同地产生一种凝聚力,再外化成竞争力让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要不留不住人才。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感叹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就是因为不懂得施恩于人的艺术,施恩于他在恰当的时机。
正如我有一个弟子是生产节能灯的叫萤火虫,全国很有名,甚至卖到世界各地。他就懂得理性做事、感性做人,过去因为他学的东西西方的一套标准式的管理,都是制度管人,非常的严。理性那一部分已经过头了,员工碰到他都绕道走,生怕跟他对在一起,他很有威,这没有错,但是缺乏感性部分,不能真正地得人其心。那么通过几年学佛几年下来,变了,最明显的一个例子那就是他的助手,厦大毕业的一个学生的母亲从农村来看儿子。厦大毕业期间跟着他做助手,当他听说这个孩子的母亲来了他就把他叫到办公室,你母亲到了厦门,为什么不告诉我?一般员工的母亲来了怎么会告诉老板?但是老板很威严,说话说一不二。他说明白把你的妈妈请到我这里来,这个小伙子有点忐忑不安的在那儿,我是不是哪个地方做得不好,要在我母亲面前要告我要说我,但是又不得不执行。记住,管理者话不要太多,不要解释为什么,你越解释为什么做一个事情,你越做不下去,越得不到员工对你的信任。你不会具备那种威的,儒家都清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叫他怎么做就好了,不要告诉他为什么。所以有时候沉默是金啊,少说两句话。
我请你妈妈来,他不得不执行,你执行就好了。第二天来了,还有些紧张,老人家进到办公室,就请老人家坐下。然后回到办公室打开抽屉拿着红包走出去,恭恭敬敬地给老人家。弯个腰,敬个礼,然后双方递上钱包,递上这个红包说了一句,感恩你,老人家培养了一个好儿子,这个年轻人在我身边工作几年都很积极努力,对工作很负责任,是个人才。哇,母亲刹那眼泪就出来了,一个农村妇女没看过这个阵势,一个大老板给自己鞠个躬,还递个红包,还表扬自己的儿子,母以子为贵,做母亲的兴奋啊、激动啊。一生的辛苦和付出此刻都得到了回报,母亲在那儿流着眼泪,儿子也站在旁边陪着母亲流眼泪。这个小伙子自那以后出去对他所有认识的人对说,我这一生都跟着我这个老板干了,无论他成与否,我都跟定了他。这就是收了他的心了。有些时候懂得感性做人那一刹那,施恩于人,你就收了他的心。事上严格的管理,但是做人比较感性,做事比较理性。那就是聪明人和智慧人,不多讲,这个大家也许都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