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领导的自我修炼(五)

讲师风采
释果宁
讲师简介:
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视频简介:
卓越领导人是审时度势,整合各种资源,特定时间达成明确目标,怎么做一个好的领导?所以,一个优秀的领导绝对是一个优秀的服务人员,所以,各位,记住一句胡:做一个成功的领导人,没有专业服务技能的勇气叫做鲁莽,只有具备专业服务技能的勇气,才叫做勇敢,如何做一个卓越的领导人,请跟随果宁法师一起进入卓越领导人的自我修炼。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这个信是建立在哪里?赏罚分明的基础上团队就可以信赖你了,你就是优秀的领导,你就可以引导团队去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赏罚分明。 有一天福建的一个企业家,我跟他很熟,他的儿子刚从美国留学回来他让他的儿子做了一个部门的主管。但他的儿子很自负,经常违规,他工厂是有规矩的,企业是有规矩的,无规矩哪来方圆。他觉得一自己是老板的儿子及也算这个企业的半个主人。二自己是列车员,他是留学生海归派,总觉得自己智慧很高,总觉得自己很有才华、学问,有知识、本领,经常做出越格的事情来,他的父亲拿他没办法,弄的整个团队,整个他的管理团队心涣散。因为他父亲对自己儿子网开一面,大家觉得这样干下去没有前途。有一天我告诉他,你真正地想要这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越做越大的话,先拿你儿子开刀吧,你现在已经是人心涣散了,散了。如果他下次再不执行,如果还按照自己的那一套那样做,你酒仙从他开刀试试。 哎,在有一次他的儿子为了销售问题自己作主做了一些事情,结果造成了企业重大损失。他父亲在董事会上直接宣布开除他的儿子,撤销他对这个企业拥有的股份。这一下这个企业马上就产生了凝聚力、向心力,认为这个老板能把自己儿子开除出去让他儿子不能参与企业任何活动。有由于这个举动,他企业马上团队就不一样了,战斗力就表现出来了,大家的心一下子就收住了。因为这个赏罚一分明,信赖又具备了。过去跟他打天下的那些人信赖他的,但是他没有处理好对儿子的关系。但是现在一旦处理好,那些人又重新对他建立了信赖,所以就把自己的力量使出来、聪明才智使出来。很重要的,一个企业家很多都是在赏罚不分明的情况下断送掉了自己的企业的前途。这是对内赏罚分明。 对外呢?信能赏罚。这个信就是消费者对你企业了,那么对外,对外就要以诚为本,以信立人,就是诚信二字。因为诚信,你守诚信,消费者就会不断地消费你的产品,如果你不守诚信,那么消费者就会罚你,罚什么呢?就是不光顾你的产品。简单,这个信代表的是外在的,消费者对企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卓越的领导一定要视诚信为生命,甚至要教育自己的员工如爱护自己企业有形资产那样爱护自己企业的信誉,维护自己企业的信誉,那是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本和根啊。所以以诚为本,以信立人,诚信。正如晚清时期大家知道的那个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当他办药铺的时候他就亲手写了两个字叫做戒欺,戒、欺,欺骗的欺,两个字把它挂在他药铺的正中。并且告诉他的那些员工,告诉他的那些员工,药业关系人的性命,尤为不可欺。他说他自己余诚心济世,就是为了济世的,决不能以劣品而获暴利,对他的员工的训话训诫。一次它的一个采购因为市面上某一种药,那个品质的那个药已经没有了,他就采到次一点品质的药拿回来继续卖。胡雪岩,这个员工跟他干了十几年,非常忠心耿耿对他。胡雪岩就因为这一件事把这个员工给开除了。 一,对内部赏罚分明;二,一定要知道消费者对你也要赏也要罚的。你有诚信吗?讲诚信吗?赏罚就出来了。反过来是赏罚,这是管理者必须要修炼的第二道关。那就是信能赏罚,叫赏罚分明。 我们再来看管理者的第三个修炼。第三个修炼就是仁,仁能服众。仁能服众,这是管理者的第三道修炼。看看这个仁字,一个卓越的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把这个仁字完全读懂,读不懂,你再有本事,最终还要出问题的。特别是在东方搞管理不像在西方搞管理制度可以直接管人的,在东方单凭制度管人还不行的,东方的人比较感性,如果完全靠西方一套标准制度来管理,你也留不住人。那份感性怎么样收它的心,让他真正地为你干,并且死心塌地?那你因为这个仁才能真正地留住人。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