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领导的自我修炼(十)

讲师风采
释果宁
讲师简介:
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视频简介:
领导的核心内容是改变企业关于理想业绩的概念。领导能力的强弱,可以由这些概念改变的频率来衡量;领导质量的高低,则可以在选择新概念中所表现出的智慧来反映。在变革速度和领导地位的稳固之间必然要作出妥协,如何选择正是对领导技巧好坏的初步考验。本视频果宁法师与您分享精彩课程,带您从全新的角度认知和提升自我,一起走进东方传统文化的智慧宝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凡人到圣人有个过程,需要一定的修炼、超越。从凡到圣的过程正如一部《西游记》描述的就是唐僧怎么样超凡入圣的心路历程,有机会大家可以重新去读一读《西游记》。《西游记》是修行,讲的修行,所有的宗教为了表达真理都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它必须用故事来描述真理、来寓言真理。但是却不能直接表达,老子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但是可以推动故事的领悟多少看到里面的真理。而《西游记》讲的是修行,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 至于刚才说的这个情绪的大起大落,还是人生的目标不明确,人生没有找到终极的这样的定位。禅商是见性的商人吗?不一定。禅商不是指见性的商人,而是把商场变成道场,儒商是把商场变成赛场,奸商是把商场变成战场。三个不同的境界罢了,可以把商场变成道场在里面修炼那就是禅商,所以不一定要见到性的商人,见性就可以成佛了。 怎么样理解悟后起修?见性起修,如果你看到大海,但是未必你已经成为大海。你只是看到了大海,你未必成为了大海。要把自己成为大海,那就必须要修道自己与大海同体,这是一个比喻。但是你可以看到大海,所以你要见性其修,如果连信都没见,连大海都没有看到,你的爱只能落入狭隘的爱,你对生命的理解和关怀只能落入分别心。你对死亡的恐惧同样存在,因为你只是见到大海没有把自己修成大海,或者连大海都没见到。那三个问题更不用讲了,所以我们要去通过有这样的机缘或者有些因缘去认识大海是什么?看到大海,再把自己彻底地变成大海就可以见性成佛了。 什么叫做执着?拥有无所不知大智慧,成,成就执着,成,这个是看了一些佛教的书。但是有些道理不明白,这都是一些概念。一相善悲,一情善悲,这些都是明相的解释和概念罢了。先不要去执着这些明相,许多修行人学佛人首先就是执着于明相,在明相里边,名相就变成了枷锁让他出不来了。人类就是这样,活在概念上,也死在概念上。许多修行人一进去学佛的或者是信仰其他宗教的一进去,糟糕,就落入执着。这份执着让你出不来了,那份执着就相当于我们执着名与利一样,只会让自己的心越来越狭隘,不要太在意这些名相解释。名相就是为了阐述真理,要多去用心去感受,而不需要这些名相解释。但是这些解释到电脑上查一查就好了,它有解释,有名词解释。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