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复兴——中国的智慧(二)

讲师风采
赵士林
讲师简介:
赵士林,1954年生,吉林人。1982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美学专业),1985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李泽厚教授,198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美学专业)。……
视频简介: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让我们在赵士林教授的引导下去寻回我们温暖可靠的精神家园。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现场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接着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国的智慧。上次我讲到水平的智慧四个字要拍拍良心,那么为什么要拍拍良心?说到这句话恐怕有人要发笑,说人人都要讲良心,人人都要有好心肠。这不是做人最浅显的道理,最起码的要求嘛。哪一个人公开的主张人不能讲良心,人不需要有好心肠?就是十恶不赦的强盗当你骂他是强盗时他还不高兴呢,这不是一种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嘛,这还能算作一种智慧吗?然而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会严肃起来。 回顾人类历史,放眼当今世界那天下滔滔的罪恶、阴谋、欺诈、掠夺、贪欲、残暴、专制、不平不都是由于人世间有太多太多的野心、黑心、谈心、私心,不都是由于不讲良心吗?如果讲一点良心能够出现山西洪洞县那种,21世纪中国的今天能够出现山西黑砖窑那种现代的奴隶劳动吗?如果说心不是太黑,不是太贪,能够出现郑筱萸那样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的药监局长吗? 因此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就告诉我们说一个社会搞的太糟,乌烟瘴气的时候肯定不完全是由于制度的原因,多半是由于人心太坏。那么佛家告诉我们心净国土净,人的心灵干净了,国家也就干净了。我觉得真的是很有道理。 因此儒家的智慧号召大家都讲良心,号召大家都有好心肠实在是有感而发,实在是对于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阴暗面有着深切的体会。总之为了社会美好我们要时时的叩问自己的心灵,为了人生幸福我们更要时时的叩问自己的心灵,一切都从心灵开始。我想起了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马斯洛,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层级需要说,说人生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一共有五层。最低级的是生理需要,最高级的是创造需要。在这里我更愿意向大家推荐几句马斯洛同样令人发醒的话,他这样讲他说心若改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