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复兴——中国的智慧(六)

讲师风采
赵士林
讲师简介:
赵士林,1954年生,吉林人。1982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美学专业),1985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李泽厚教授,198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美学专业)。……
视频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即“国学”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之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这就是说,我们要有文化上的主体意识。任何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自觉地植根在自身文化土壤之中,只有对自身文化充分地理解和认识,保护和更新,它才能适应社会健康、合理发展的要求,它才有能力吸收和消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让我们在赵士林教授的引导下去寻回我们温暖可靠的精神家园。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还是接着讨论中国的智慧,那么上节我讲到孟子有非常非常可贵的政治思想、政治理念,那么孟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念可贵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具体谈谈,那么孟子在很多方面都深化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特别令人惊异的是时隔两千多年孟子的很多思想就好象针对的是当代人、当代社会和当代世界,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普遍的文化价值。那么孟子的政治思想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民主的呐喊,人民至上。翻开《孟子》扑面而来的是强烈、鲜明的民主意识,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孟子》全书。 孟子思想最可贵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他永不停歇的民主呐喊,这种呐喊如同利剑灯塔射穿了专制制度的黑夜,暴露了社会丑恶的现实,抨击了统治者的残暴,表达了老百姓的呼声。 那么这种呼声中最有名的一个理念就是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内涵是高倡民权,反对专制。孟子关于民主有一个著名的表述,那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理念告诉我们老百姓是最宝贵的,老百姓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它是两千年封建社会中最响亮的民主呼声。从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出发,孟子强烈的抨击了残暴的统治者鱼肉百姓所造成的贫富悬殊。 孟子这样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达官贵人他们家的厨房里面有很多的肥肉,马厩里面有很多的肥马,但是在民间呢?老百姓的脸上有菜色、饥色啊。田野上有饿死的尸体啊,这就是率领野兽来吃人啊,这就是孟子强烈的控诉。在中国历史上孟子是最勇敢地抨击统治者的残暴,最尖锐地抗议贫富悬殊现象的思想家。因此他也是最出色的履行了知识分子天职的思想家。上面一段话和后来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同样令人触目惊心。 孟子的批判更具有一种愤怒的犀利,那么从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出发,孟子坚决的反对帝王拥有绝对的权力,而是将君臣关系视为互相制约的,互相对等的相对义务关系。这就是我在前面给大家介绍过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么从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出发,孟子更认为统治者不能体现人民的意志,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被统治者就完全有权力更换统治者。 例如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什么意思呢?就是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卿是怎么回事?什么叫卿?那孟子回答他说你问的是什么样的卿啊?王曰卿不同乎,大王就说了,说卿还有不同的种类吗?孟子回答说了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什么意思呢?贵戚之卿就是和天子和国王、国君同姓的卿,一家。异姓之卿呢,就是靠自己的功劳而获得封赏的这种卿。 那么大王说了,王曰请问贵戚之卿,那你就给我谈一谈这个贵戚之卿他的作用是什么吧?孟子就回答了,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什么意思呢?你这个国君犯了大的错误了,这个贵戚之卿就有劝诫你的这种权力,告诫你的权力,批评你的权力。如果反复的告诫你,反复的批评你你还不听,贵戚之卿就可以换掉你,易位你,就有换掉你的权力。大王听了脸色立刻就变了,孟子说你也不用变脸色,你也不用生气,你既然问我了嘛,我就只能跟你说实话,只能跟你说老实话,这种理念就是你国君也好,你有权有势的贵族也好,你的政治决策,你治理国家没有能力或者很腐朽,大臣们反复地劝你你还不听就完全可以换掉你。这其实就是一种比较民主的理念。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