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复兴——中国的智慧(五)

讲师风采
赵士林
讲师简介:
赵士林,1954年生,吉林人。1982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美学专业),1985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李泽厚教授,198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美学专业)。……
视频简介:
国学,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国学的智慧,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思想文化形态,并渗透在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中。让我们在赵士林教授的引导下去寻回我们温暖可靠的精神家园。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现场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我们接着讨论中国的智慧,上节课讲到在战国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孟子登上了政治舞台,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孟子如何的设计自己的政治理想,如何的推行自己的文明主张呢?那么孟子出道时由于他思想犀利、口才雄辩,曾经名满天下,一段时间之内非常风光,受到热烈欢迎,比孔子那就阔多了,一出行几十辆专车跟着,几百位随行人员伺候着,所到国家国君们都要馈赠黄金。这个黄金不是今天你们手上戴那个戒指,就是黄铜,尽管是黄铜也是硬通货啊,也很管用的。要馈赠黄金,还要住豪华宾馆,国君们都聆听孟子的教会。 这个时候的孟子是著名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是超级知识分子,享受的是卿大夫的待遇,相当于今天的正部长级官员。那么其实就孟子的社会身份和活动方式来说,他和当时名声并不怎么好,并且也遭到孟子自己激烈抨击的纵横家,像苏秦、张仪,和他们一样都是所谓游士,那什么叫游士呢?游士就是没有固定职业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游说让国君们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获得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 那么由于孟子也是这样一种游士,所以后来北宋那位大思想家李觏,前面我谈到过他,他主张对《易经》采取理性主义的态度,反对对《易经》做神秘主义的解释。这个李觏是反孟的,他坚决地反孟。他怎么说呢他说孙吴之智,苏张之诈,孟子之仁义,其原不同,其所以乱天下一也。什么意思?孙吴之智是什么呢?孙是孙子,吴是吴起,两位都是大军事家,打仗的时候,苏张之诈,苏就是苏秦啊,张就是张仪啊。那么这个李觏就把孟子的仁义和苏、张之诈,孙吴之智相提并论说他们都是乱天下,尽管理论来源不一样但都是乱天下。后来那名著名的司马光大家都知道,就是司马光砸缸,就是砸缸的那位司马光对孟子也很不满意。他也对孟子说了一句很不礼貌的话。说孟子什么呢?说孟子是遇先王之道以售其身,就把先王之道当成商品,到出售来换得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们来这样评价孟子。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