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的十大问题(三)

讲师风采
白万纲
讲师简介:
白万纲,总裁修炼专家、中旭商学院(中旭文化网)高级讲师。白万纲先生是中国领先的以组织智商建设为基础进行相关操作的管理咨询专家。在利用系统思维,对企业学习与自我知识管理方式,整合企业变革能力方面具有丰富……
视频简介:
母公司的董事会怎么搭建?母公司的治理怎么完成?如何搭建一个有效的董事会,从而能够保证集团公司的出资人的利益最大化呢?其次如何保证子公司的治理是有效的呢?集团公司董事会和子公司集团董事会,功能是不一样的。本期节目将由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研究专家白万纲,给大家进行第三讲:什么是集团公司盈利的奥秘,帮助您解决母子公司管控的问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欢迎来到《名家论坛》,我们继续探讨集团公司管控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缺乏多层次治理管控,控制力先天缺失。多层次治理在探讨一个问题。母公司的董事会怎么搭建,母公司的治理怎么完成,当然有人说你为什么不提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呢,我想在座诸位很清楚,在当今中国至少在5年以内到底是什么机构在起作用,所以请允许我们把话题更聚焦就探讨集团公司董事会的搭建。 如何搭建一个有效的集团公司的董事会从而能够保证集团公司的出资人的利益最大化,其次如何保证这个子公司的治理是有效的,因为很多母公司呢在子公司里面设置的治理架构以后呢,就觉得子公司真的被控住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最后我们探讨除了治理以外还有哪些话题要深入的。诸位,首先我们讲第一个很严肃的事实。集团公司董事会和子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完全不一致,集团公司董事会我们着力搭建一个远见型的董事会,把各种学者、专家、政府官员、企业家个人的好朋友,就是能够跟它平等对话的人引到集团公司总部来,引进来以后就可以形成平等的,相互之间对话层次比较深入的,这么一个总体议事机构。当然董事会是西方的实践,在中国很多民营企业里面并没有强有力的董事会,但是企业家有一帮朋友,政府官员或者是学者经常在咖啡馆聊一聊,就是事实上形成一种类智囊运作也有效起到了治理的作用。大家不要把西方治理看成是世界唯一标准。 那么当母公司形成了这么一个远见型董事会以后,恭喜,母公司真的可以达到出资人利益最大化,为什么呢?唯有这样宽松的结构甚至是外部带着不同利益甚至是利益不相关的人进来,才可以给企业家更大的视角,给他更多的观点。如果纯粹都是利益相关者,甚至是家族利益相关者,就会纯粹变成一个很狭隘的劳资冲突这个当中的资方,不会从人性,不会从升斗小民,不会从弱势群体这个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它的思考就会非常的单调。同时呢,他们会思考单纯的思考,如何将家族或者是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放大,而这种利益放大如果没有群体利益放大的话实际上这种放大是不可能的,但是很少有人可以超越这个境界,因此外部智囊的介入这时候就非常重要了。 外部智囊就可以把它思维拓宽,给他新的视角,给他新的观点,这是远见型董事会构筑的非常重要的驱动。当然远见型董事会必须解决一个问题,一个企业多元化以后怎么做,在中国多元化大集团都是新兴事物,因此呢很多民营集团做到一定程度的话只好请政府官员,尤其是过去的纪委里面的官员非常受管理的,下去以后一定会在企业里面谋到高官,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里面过去看着很腐朽型运作的集团居然也会被民营企业家奉为坐上宾。大型集团我没有玩过,我只好请你,哪怕你们公司过去的实践是错的,哪怕你们的发展非常的糟糕,我也只好请你,我不会。 那么就这种认知本身,它也是有好处的。不管他请什么人进来,不管他会不会请这些人到他的智囊群体里面,到董事会里面来,总之这种种种努力可以看得出来是向善向美的,是拓宽我的视野,着力去使的企业家理解多元化的运作,理解大集团的运作。而这种驱动之下一定会有一个愿望把懂得大集团运作的,我现在是十亿,已经干到一百亿了,我不会了,但是有一些玩过两百亿,三百亿一千亿这些企业家官员把它请来,请他来给我一个指导,这是远见型董事会由此构成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