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的十大问题(五)

讲师风采
白万纲
讲师简介:
白万纲,总裁修炼专家、中旭商学院(中旭文化网)高级讲师。白万纲先生是中国领先的以组织智商建设为基础进行相关操作的管理咨询专家。在利用系统思维,对企业学习与自我知识管理方式,整合企业变革能力方面具有丰富……
视频简介:
集团管控一直是大型集团企业的管理难题,由于大型企业的层级和规模都比较大,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大企业病”,内部沟通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不能突破规模墙的限制,持续获得高速成长,本期节目将由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研究专家白万纲,给大家进行第五讲:如何打造强势总部 实现集团增值,帮助您解决母子公司管控的问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刚才我们讲到了组织管控整合的失当,那么紧接着我们来探讨组织管控整合密切相关另外一个话题,总部设计的失当。就是整个企业总部而言呢,中国的企业总部目前陷入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境地,很多总部彻底的空心化,文职化和行政化了。 首先是很多翻牌公司,过去就是主管部门翻牌以后成了集团公司,比如说各地的建工集团啊,纺织控股集团等等,都是呈现这么一个特色。翻牌以后人还是哪些人,山还是哪些人,局长变成了董事长,行政心态依然存在。即使他想要管控起来,第一,他对子公司业务不熟悉,行政内行,业务外行。子公司怎么都可以把它耍弄掉,所以权力意识拿不上来,即使子公司让他拿上来,与集团公司密切相关的几个权利却往往行使不了,比如说集团的战略规划,他行使不了,第二集团投资管理他行使不了,再加上目前金融操作里面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比如说银行会给你授信,综合授信,怎么呢,事实上授信是对口于你每一个子集团授信,这个授信其实母公司不能乱用的,事实上是给你子公司的授信,统一把你口子放到子公司这里来。A子公司就是5亿的授信,B子公司15亿的授信,如果A不够用只能是干瞪眼,B子公司不能拿用。这个状况下母公司的投资能力也受限了,受限了以后再加上投资能力没有以后,那么总部也只有一个能力那就是任命子公司高管层,可以发挥。但是我们可以详见一个对于业务不懂行的母公司何以任命子公司的高管。 更可怕的是这一类空壳化公司里面长期没有接班人体系的培养,没有梯队干部的培养,无人可任,无人可免。子公司干的再糟也是好的,不能怎么样。这是一类母公司空壳化,行政化,文职化。 另外一类过去母公司叱嗟风云,最后多元化了以后发现对一些行业不懂,只好给子公司子集团的高管层更好的授权,把子公司或者是子集团的董事会把它虚设,因为你行使不了作用,天长日久子公司或者是子集团诸侯化,慢慢把你的权力拿走了,最后也就是制订一个计划设计一个薪酬,而且制订计划基本上是子公司有很强的博弈权,可以跟你砍价。砍出来价格才是计划,也因此完的成完不成其实在乎于他的砍价过程,砍完价已经完成了,所以对于它的薪酬设计,激励设计完全没有价值,这是利益的空壳化。还有一类空壳化就是集团公司好好的,但是发现规模变的大以后,母公司再也不能抓这么多权,慢慢一点一点往下放权。母公司觉得我只要把投融资、决策,还有审计这些事情抓好就好了。在这么一些错误理念支撑以下,母公司慢慢就虚掉了,空壳化,文职化,行政化是全中国范围里面一个癌症一般的问题。 附注在所有集团身上,随时有可能爆发。那么在很多空壳化,文职化的总部里面,这个现象如此的普遍。以至于我在任何场合,在演讲的时候我都挑逗性的问,在座的总部的人员,你们认为自己的薪酬比子公司响应岗位高的请举手。我每一年至少会办200场以上的公开课,听我课的基本都是中大型企业集团,包括央企,各地著名的集团公司,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举起他勇敢的手向我证明他们公司总部人员的薪酬拿的比子公司相应的岗位的高,实际薪酬绝对不可能拿到。我们必须问,就在这样一种薪酬设计的观念之下,总部怎么可能有很强悍的能力呢?就像我刚才讲到的,总部想要培养一批屁股能够坐在总部的立场之上可以跟子公司展开既斗争又合作博弈这么一些复合型管理干部。能够培养到吗?总部唯一能抓差的就是如果我想对某一个板块进行管理,就把这个板块很调皮的子公司老总抓上来,让他来管其他的弟弟妹妹。你在当初下面的时候不是很狠吗,想诏安,杀人放火再诏安,那么想升官,杀人放火再诏安。杀人放火了我把你拿上来你来管其他的弟弟妹妹。但是我必须问这个子公司老总在下面的时候除了有他的薪酬以外,还有职务消费,还有很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买他的账,有个人的人脉,有个人的发展通道,个人的业务能力。 当你把他拔上来作为纯粹行政干部的时候,失去了很多的东西,肯定不愿意来。我请问你给他什么对价,给他对价的话对于其他的管理干部,副总,总监们是不是就是一个冲突。有很多总监,副总是你一手培养出来的,没有这样支付对价的过程,为什么独独他要给啊,你们公司能摆平这个事情吗,所有的公司都愿意把子公司的老总拔上来,但是没有一个人拔上来以后敢说我可以把他用好。 除了拔上来不敢以外呢,派出去也不敢。理论上我们如果对子公司要有很强的控制力,我们是想把我们的人发展好的话必须让我们的人去理解实际业务,但是请问有哪一个公司敢把他这些员工派出去,并且他们的能力够到子公司里面当派出人员。比附说最起码当一个副总或者是总监吧。总部里面其实没有这么一些人,我判断一个总部是不是行,我有一个朴素的标准。那就是你总部对着子公司一顿桌子拍下来,子公司肯定跟你对拍,说李总,王总你说的很好,但是实际情况你不知道,一二三,他会对拍,然后我的标准就出现了。你总部的人能不能第三次再拍过去,如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