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的十大问题(十二)

讲师风采
白万纲
讲师简介:
白万纲,总裁修炼专家、中旭商学院(中旭文化网)高级讲师。白万纲先生是中国领先的以组织智商建设为基础进行相关操作的管理咨询专家。在利用系统思维,对企业学习与自我知识管理方式,整合企业变革能力方面具有丰富……
视频简介:
随着集团管控在集团企业中的运用,人们对集团管控的认识也存在巨大差异。只有真正抓住集团型企业的本质问题,针对本质问题,展开有目的性的管控,管控效果才能达到最佳。集团管控三分法,把集团管控模式分为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操作管控型。本期节目将由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研究专家白万纲,给大家进行第十二讲:集团公司构建母子管控的解决之道。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好,诸位,最后呢,作为集团公司管控十大问题的总结,我们想提一个总的解决之道。我必须说呢,这个总的解决之道它是共性的,提纲提领式的,它不可能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一个个性化的解决之道。我们只能共性地提出如下的一个说法,理解问题的根源,对管控体系重新做设计,这是一个总的提法。 首先我们想来讲一下,如果想要规避以上的问题的话,那么你得要重新来构筑一个母子公司管控的体系。一事一物地针对以上所有提法个性化地提出一些解决之道,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真的解决它,有时候问题被按下去,但是问题过不久,化妆,会以更庞大的形式归来,恐怕是你不能承受的。 那么这就回到一个问题,如何管控从娃娃抓起,如何在你还未能他们庞大,如果在你下面的子公司还未能蠢蠢欲动之前就优先来构筑一个强有力的,有一定发展性的能适用较长时间的管控体系。那么是你必须选择的,那么这里面耳机到五个纬度。第一,如何构筑一个更好的母公司,正如之前所讲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所有的母公司肯定要构筑这样一番景象,第一,母公司可以在投融资中心,决策中心,监控与服务中心之外焕发出另外三种功能,宏观调控,价值创造和制度输出。 如果一共拥有了这六种能力,我们说这就是一个比较有力的母公司的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其次,我们还要完成母公司的组织搭建问题,母公司组织搭建问题呢,主要考虑,第一如何以较多的部门分得较专的模块,来配合母公司的管控。事实上过去那种五大中心,六大中心,八部意识的运作仍然不能足够的辅助集团公司的管控的发展。 比如说我们严重缺乏法务管理,没有法务管理的话,对子公司管控的设计,治理的设计,章程的设计,制度的输出就没有一个支撑点。再比如说,很多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运作并不够深入,如果想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控的话,运作管理部门要不要深入。包括运营管理部门,运营管理部门呢,它未必会牵扯到子公司运营的细节,但是它一定会在管营销战略,品牌战略,研发战略,供应链战略等等一些宏观的事项。如何透过这么一些宏观的事项的管理达成对自公司业务趋势的管控,可能是这样一些部门要完成的。 除此之外呢,我们建议尽可能地在部门里面设置更多的岗位,扁平化的设置岗位,不是多层级的,而是让部门总监,不是负责人,直接带若干个这个成员,唯有如此的扁平化设计才有可能锻造出一个适于管理输出,人员输出的总部。当然,一个有效的总部,一定配合着它的审计功能,稽核功能和风险管控功能的打造,也因此在打造母公司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把这几种功能考虑进去。 当然不要忘记母公司造还有刚才一个重大话题,就是如何使得母公司从职业上发展上是连续的,第一,他在你这里干了几年以后,他对你忠心耿耿,他对你的文化有所认知,你怎么照顾他的发展,让他能够到子公司,让他能够到你的其他机构里面做实体的业务。既使得他职业发展延续,又给其他人从文化上做了一个榜样,你看,如果你忠心耿耿的为公司,为集团总部做出这么多的贡献,我最终呢,使得你的职业发展不会断线,会使你延续起来。包括到子公司里去做管理或者是去子公司做管理者,都是对他有效的补偿。至少从管理上解决了很多总部的人,空心化的问题。他固然可以到子公司里去长久的空降,也可以做到一段时间以后把他拿上来,用轮岗的方式使得总部里面的人并不那么空虚,从而解决母公司对子公司管控过程里的一个认知问题。 事实上往往是认知不了,信息严重不对,但是总部很虚弱,文职化。那么这是总部里面可能的几个解决之道,如果总部进一步想要解决问题的话,我们必须说总部还必须意识到自己要从经营型总部逐步的转换到制度输出型总部。如果你想真正对子公司有控制力的话,那么你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子公司的制度是你输出的,只有制度输出才能解决剩余控制权问题。那么子公司的管理制度,你是不是能够把母公司的管理制度或者你母公司通过管理所有子公司,因为你的剖面最高,你的境界最高,你的认知最全,你能不能在所有的已有的子公司里总结出,综合出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在所有的子公司和未来进入的子公司里持续的对它进行推广,如果这样的话,恭喜,你的制度输出能够就表达出来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