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的十大问题(二)

讲师风采
白万纲
讲师简介:
白万纲,总裁修炼专家、中旭商学院(中旭文化网)高级讲师。白万纲先生是中国领先的以组织智商建设为基础进行相关操作的管理咨询专家。在利用系统思维,对企业学习与自我知识管理方式,整合企业变革能力方面具有丰富……
视频简介:
中国扎扎实实地讲了分权,讲了将近20年,分权,给厂长经理们松绑,给下面子公司松绑,也因此子公司向母公司要权,子公司的人在权利不全的情况下,不肯干活。母子公司管控是公司集团化的必由之路。本期节目将由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研究专家白万纲,给大家进行第二讲:为什么要建立完善的集团战略管控,帮助您解决母子公司管控的问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在座的各位企业家,紧接着刚才我们讲的话题,我们来阐述集团公司管控的十大问题,这是我总结出来的集团公司管控的十大问题,那么讲这十大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揭示,这十大问题事实上有它的背后的一些共性的因素,我总结了三点共性的因素。 首先这十大问题的出现是观念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必然性,比如说中国扎扎实实地讲了分权了讲了将近20年,给厂长,经理们松绑,给下面子公司松绑,也因此子公司向母公司要权,子公司的人在权利不全的情况下,不肯干活,非要人财物产供销,所有的权利到位,我才是个完整的子公司,你母公司只能通过我董事会来监控我,都已经成为一个共有文化了,突然之间要喊集权型的总部,在全中国范围里面,都成了异端,另类,几乎觉得不可以被接受,怎么可能子公司拼命地向母公司要权呢,这成了一个说法了,那么这就是观念的产物,而且很多的人,错误地理解《公司法》,认为《公司法》规定的,我子公司就是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你如果要干预我,你也只能通过我的董事会,通过议事规则,决策程序来干预我,这是对公司法的一个可爱的曲解。 实际上一切权利归于股东会,股东大会,股东会,股东大会既可以把权利授给你子公司董事会,子公司董事会再把部分权利授给子公司经理层,也可以子公司董事会把这个权利授给母公司董事会,委托给母公司董事会,母公司董事会再把它委托给母公司总裁,委托两次以后母公司总裁可以管到你上厕所,而且是合理合法,为什么一定是授给子公司董事会呢,难道是天授神权吗,这就是对治理的一个错误的认识,治理从最根本上就是保护出资人利益的一套制度安排,如果发现把出资人利益委托给其他更优决策能力,更有全局观,更有调度能力的另外一个机构,从而可以保障我的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我会毫不犹豫地委托给他,就好像扩一把酒店,委托给喜来登系团,就好像我可以把我的公司委托给另外一个咨询机构一样,是一模一样的。 未必一定要委托给董事会,董事会要再次委托给经理班子,也因此呢,这么一个虚妄的认知,就在他们错误地理解《公司法》的前提之下发生了,错误到什么程度呢,有很多母公司的财务总监财务部门去找子公司要财务报表,子公司说不许给,不能给,为什么呢,同股同权,违反信息披露准则,你要想要呢,等到我终报年报披露的时候你再来要,母公司就灰溜溜地回来了,母公司在追求法务上面,研究法务管理上你们由此可以想见有多么落后,今天的子公司研究法务,研究法律当中有利于它的条款,保护自己的积极性远远高过母公司,这方面的积极性,也因此倒挂就由此出现了。这就是观念使然,那么阶段使然就是在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发现我们的机会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我们撒下一颗种子就可以开花,根本用不着耕耘,浇花,施肥,那么也因此我们就放弃了对它的管理,我们用一些类承包方案,类承包方案就可以使子公司发展得非常好,利用股权,利用长期激励,利用很强有力的授权,事实上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一个类承包方案,它的本质是类承包的,它的理念是母公司放弃管理,因为机会太多了,我必须放手去抓机会,我在每一个树上来浪费时间就是浪费整个森林,这是我做不到的,只问播种,不问管理,最后居然可以有结果的这么一个发展状况,也导致了他们不愿意,去管理子公司,觉得管它干什么呢,甚至经过一段时间所谓的实践以后达成了一个共识对子公司过多的干预一定会导致子公司积极性的下降,子公司活力的下降以及业绩的变弱,的确是如此,刚开始对狂放的子公司的管理一定会导致你的业绩的下降,导致子公司活力的降低,那么我要请问这个状况一直是这样的吗,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仍然会是这样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国际公司的实践为什么却是相反的呢,为什么在IBM进行了大规模的分权,进行了全球化就是本地化的理解之后,居然在近些年进行了180度的大转弯,要求进行群求华的集权,随需应变呢,如何来理解西门子,提出的一个西门子这么一个理念,把所有子公司的追求,所有价值观集中到母公司来统一判断,你没有办法判断,由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为什么,只有一个西门子,为什么这个状况出现了呢,东西方这两股相向的逆流,到底说明了什么呢,这是第一个,环境、 观念、阶段的生然。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