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的十大问题(八)

讲师风采
白万纲
讲师简介:
白万纲,总裁修炼专家、中旭商学院(中旭文化网)高级讲师。白万纲先生是中国领先的以组织智商建设为基础进行相关操作的管理咨询专家。在利用系统思维,对企业学习与自我知识管理方式,整合企业变革能力方面具有丰富……
视频简介:
集团总部对子公司又爱又恨,即希望子公司发挥积极能动性,又怕子公司失去控制,母子公司管控是公司集团化的必由之路。于是,不停地在集权与放权中反复,失去机会。集团管控一直是大型集团企业的管理难题,本期节目将由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研究专家白万纲,给大家进行第八讲:怎样搭建界面管理的平台拒绝财务漏洞,帮助您解决母子公司管控的问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之前我们讲了集团公司管控的前六个问题,紧接着我们进入到集团公司管控第七个问题,财务漏洞大,集团价值流失严重。财务管控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财务管理的手法,对子公司的财务功能进行制约,通过管理制度输出的手法对子公司财务的运作进行有效的边际控制。最后母公司通过筹资,投资管理等插手式的手法,对子公司重大一些财务功能上移达到管理的目的,就形成了管控。如果财务想要管控的话第一我们设计有效的财务系统,财务系统通常有几种解释,一种是集权式的财务,所有的权力归于总部,子公司就是一个记帐中心,派会计记个账,甚至这个总部还会经常出现这样一个状况。那个给子公司记帐的会计本身工作就是在总部,子公司每一次报销或者是单据都要跑总部里面去,这当然是一个集权化财务的极端。 还有另外一种典型分权式的财务,子公司甚至可以自己融资,自己投资,母公司就是用一套财务系统来监督,甚至连一到财务系统都没有,就是用审计来监督你。除了集权和分权两个极端以外,还有两融,中间阶段具体有分,有一些权力归于母公司,有一些权力归于子公司。他们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系,大约财务管理体系就全球而言就这么多。我们发现有一个特征,集团越是跨行业的,跨地区的,发展速度越快的公司越会倾向于集权化的财务管理,越是死气沉沉的,当地化的一眼就可以望到边的,越会倾向于分权化的财务管理。那么这是我们都看到的。 当然这里面如果一定要说什么特点的话,比如说资金很紧张的时候母公司一定会融资集中进行,或者特别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母公司就会把审计这一头放的非常大,这是一般特征。 第二,运作。母公司在整个运作过程里面我们可以想见,第一母公司要给子公司整个这个机器是母公司设计的,制度啊,这一套机器是母公司设计的,另外母公司一些重大环节上会插手,会过问,就是所谓运作过程里面母公司能力,那因此就会呈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你母公司到底插手到什么程度,你母公司能够过问到什么深度,过去很多集团里面最令人尴尬和遗憾的是顶多管到子公司的什么程度呢,就是透过老三表掌握子公司重大财务信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上所有管理过集团公司的都知道这远远不够,不仅不够这老三表带来的往往是虚假信息,如果你们公司是三层次的,集团,子集团,分公司,就更糟糕了,看子集团的报表都是合并报表,合并以后所有真实财务信息全部被遗漏掉了。哪怕你是两层次,纯粹对一个子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也远远不够。你必须获得以下的财务信息,第一你给子公司考核每一个KPI至少对应一套财务报表或者是一张财务报表,至少的。 第二子公司的不同阶段里面经营特征所对应至少有一个财务报表,比如说它正在整合,正在产品研发期,正在投入期,他们行业里面正在血拼等等,所以我现在就要求它打价格战打到底,打到后年才可以赚钱,这个阶段一定要要求它把出货啊,经销商费用很多东西报给我,它再单独报给我,而不是放在综合报表里面给我。因此除了老三表以外,所有KPI相关的,经营特征相关的信息也必须知道,才有可能做出较为健全的判断。除此之外如何用管理报告,其他的经营者管理报告来配合你的财务分析,形成具有文字面的分析又有财务信息面的分析,两头一对才可以综合的分析呢,这是你必须追求的。 全中国范围里面我们粗粗列了一下,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到底有哪些问题呢之?我们列了十一个重大漏洞,第一个就是缺乏财务战略。财务战略思考三件事,第一怎么去融资,第二怎么投资,第三所投资的公司利用怎么样一个财务体系把它管好,不管是把它卖掉还是持续经营,总要用一套财务体系把它监控好和管好,投资战略以及财务管理体系,这是财务战略三个要点。 那么很多公司里面我们很可怕的是尽管机体非常大,尽管整个企业里面总资产、利润各种表现非常好,但是它严重匮乏财务战略。各个子公司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银企关系,都可以完整的银行信贷,公司里面能不能集中管理现金呢?其实不应该是首要任务,首先能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战略。 其次财务管理不体系,财务组织与制度缺失,财务管理不体系造成整个公司很多企业集团自己夸耀一个集团公司,但是它各个子公司里面一个成本科目设置都是不一样的,这简直是成一个笑话。在这个情况下怎么能说它的财务管理是体系的呢,它的财务管理里面的财务组织的设置,都是有问题的。顶多只有会计层面的东西,顶多只有成本层面的东西,但是没有预算管理这么一些功能,没有投资管理的能力,没有税务统筹这些功能,总是失当的,总是缺失的。更可怕的是财务制度的缺失,使得很多子公司乱担保,乱借贷,担保到了以后还可以对外再接待,乱投资成为央企,有一段时间挥之不去的恶梦。财务制度也许是有的,但是审批权限是乱的,也会导致。比如说我给我的子公司200万投资的上限,200万以上要报给我。于是乎子公司把一个一千万的投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